新常态及其对陕西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点击转发,推荐给你的朋友,如果想了解更多资讯,欢迎订阅“三秦青融”。 寻求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模式,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始终。改革开放初期,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指导下,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总量,其结果,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式、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所带来发展的“非可持续性”特质,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作为对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有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包容式增长”新理念的提出,“生态文明”以及“又快又好”的发展方略的践行。 “新常态”的提出,显示了“后发展时代”,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以更为自信的前瞻性智慧,对促进中国经济向着更为合理、更为稳健和更为持续发展方向的信心。 (一)“新常态”是中国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实践中,经济发展主动适应并融入全球经济变革的必然。一般认为,当前在中国经济社会领域内正在流行的经济术语,“新常态”一词最早进入人们的视野,是在年初。当时,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官格罗斯和埃尔埃利安提出并尝试用“新常态”一词,描述和反思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缓慢而痛苦的经济恢复过程。在全球经济层面,“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增长水平普遍低于过去平均水平,欧美国家全面进行结构性调整,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方式、新路径。 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社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有目共睹。但客观地讲,也存在不少严峻问题。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来看,长期以来,我们是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而非市场主导型经济模式。没有更多地强调企业和市场的主导作用和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的资源最优化配置和效率最大化的功效。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过多,而没有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以往单纯依靠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没有适时实现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产业转型(尤其是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在出口导向型贸易模式导向下,没有将更多的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投向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最终实现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新常态”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作为新的历史时期经济运行模式新理念的提出,表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步履将更加稳健、更加踏实,将有信心、有能力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和体制建设,以更加理智、更加长远、更加宏观的谋略,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找到新的推进剂和可靠的“动力源”,不断赢得世界的认同,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可资借鉴的经济发展典范。 (二)更加注重社会发展的质量、内涵和内在品质,更加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式“新常态”经济运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明确以“新常态”描述后发展时代处于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以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讲话为标志。习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主要特点: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要坚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新常态”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刻、全面和准确: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关于“新常态”的论述,具有两方面的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和“发展内涵”。经济新常态,意味着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培育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持久动力,让市场主体真正放开手脚;另一方面,新常态同时指明了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发展的内在品质和境界的追求。“新常态”作为新的探索,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有效激发全社会活力,加快结构优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三)“新常态”对于陕西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性意义在于,坚定“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战略部署,立足“新常态”所描绘的图景,乘势而上,再创陕西经济发展的新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年3月,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年陕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加元……经济“新常态”特征显现。年,陕西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战略已经显现。年陕西生产总值.94亿元,比上年增长9.7%……无疑,上述统计数据表明,陕西正在告别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时代。 《陕西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从长远来看,陕西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明显和突出的问题,如,工业利润增速、财政收入增速、消费增速有较大程度下滑,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等。面临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势和格局,陕西如何通过优化结构、挖掘新动力、迎接多重挑战,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其一,要敢于作为,勇于走在以“新常态”化解风险和危机的前列,为中国经济新常态转型战略和目标模式的确立,作出自己的贡献。进入新常态,全国经济增速必然相应地有所放缓,因此,结构优化、升级等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而这其实也是一种最好“风险释放”的过程。对陕西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来讲,需要紧紧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战略定位,紧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以“欧亚综合经济园区”为抓手,以自贸区建设为核心,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步伐。 其二,必须紧密围绕改革与创新两大主题,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紧紧围绕困扰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的焦点问题,突出区域发展优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地方社会治理和组织管理创新等方面有新作为。尤其要明确以“民生”为主的公共财政分配和支持理念,切实加强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持续投入,进一步优化省内各地区、各领域的投入结构,进一步加快全省范围内全领域、全行业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 步入“新常态”,中国社会乃至陕西都将会呈现出“更稳健优质的经济增长”、“更多创新创意投资机会”、“更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更多惠及民生的政策安排”等新的可期待的美好景象。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三秦青融”是人民银行陕西青年联合会暨陕西省金融青年联谊会公众平台,以“传递最新金融信息,解读热点经济政策,展现金融青年风采,助推三秦经济发展”为宗旨,致力打造为陕西省广大金融青年提供央行和金融政策信息、展示金融行业风采、传播正能量的窗口。欢迎各位朋友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wh/8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智库专家建言陕西经济的下一步
- 下一篇文章: 前10月陕西主要经济指标吃的用的花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