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家建言陕西经济的下一步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当前的形势,陕西省信息中心李振平表示,要保持清醒认识、科学判断,“必须把当前的发展策划置入历史前进的大背景中去,与当前发展大战略、大趋势紧密结合,在大时代背景、大战略趋势下,选准视角、切中实际,提出可行方案、措施。” 他说,看待当前形势应确立科学而务实的思想方法和态度,不可盲目乐观,更要注重防范危机,要高度重视发展不足问题。 他认为,当前经济可以总结为“总体运行平稳,趋好迹象显现,但实业仍处低谷,金融投资能力软弱,“还在选择方向,还有持续的较大压力存在”。” 在他看来,陕西必须从应对危机出发,解困扶优,创新开道,挖掘潜力,铸造成长点,促进全面协调健康较快发展。 他建议,要从科学有效的城镇化方式中,挖掘发展空间、打造发展引擎、铸造发展动力,“重点要在补短板上取得突破,事好政府之职,做足民生文章,做强基础支撑,深改制度约束。” 同时,要着力抓好、推进好产城一体优化城镇体系、做强大西安提升核心带动能力、强化农民工创业就业服务等。 “还在新型工业化路径上,倾注力量于实体经济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积聚能量、蓬勃壮大。”李振平说,重点要在“放管服”上取得突破,放手于市场主体,服务于市场开发,管住干扰之误。着力加强企业改革改造、引导投资做实体、培养培育民营实体、优化整合产业园区等。 “要坚持构建创新性地区和走创新驱动型道路,以创新提振各方信心、激发多元活力,不断开拓可以形成强劲增长力的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度策划可以有效积聚财富、壮大发展实力的重大项目和项目集群。”李振平说,要着力于搭建创新创造平台,建立激励创新创业、激情干事的宏观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优化调节贡献者的利益配置关系。 他说,要顺“一带一路”建设之势,承载各层次、多元化发展需求和战略取向。 他建议,重点方向包括:深化自贸改革,带动国际化、全球化发展体制机制形成;构建国家级国际化合作战略平台,承载“新起点”之新内涵和功能作用,包括如自贸区、欧亚论坛、欧亚综合园区、文化贸易投资会节、西安港等国家平台建设等;在重点优势方向担当国家国际化战略责任,成为相关领域开放合作的“国家队”,如在能源金融、教育文化、现代农业开放合作上,在包括航空航天、矿产等开采设备、电气等能源电力设备、汽车等交通设备等领域的制造产能合作上。 记者:殷高峰 来源:城市经济导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wh/8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座城市的记忆陕西信息大厦洲际假日
- 下一篇文章: 新常态及其对陕西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