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艾黎

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的创始人

年来华之初的路易·艾黎

年4月20日,正值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来华90周年纪念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的贺信中指出:“艾黎与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在华工作生活60年,为中国人民和新西兰人民架起了友谊之桥。他和宋庆龄、斯诺等发起成立的工合国际,为支援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RewiAlley),年来华,年与宋庆龄相识,两人自此结下跨越50载的革命友谊。年代,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协助并参与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革命活动,掩护地下党员,创办《中国呼声》杂志以唤醒国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携手发起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争取国际援助、开展抗战宣传、进行生产自救、援助抗日根据地建设以支援抗战,巩固经济国防。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共同倡导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促进中国与各国人民友好事业。宋庆龄评价艾黎是“新中国的一位诚实忠诚、不屈不挠的朋友”。

一、为中国革命吸引来华

年12月2日,路易·艾黎出生于新西兰南岛坎特伯雷地区的一户教师家庭。年,艾黎应征入伍,作为新西兰远征军步兵团的一员被派往法国前线参战。年,艾黎偶然读到报刊上有关中国大革命的报道,便决意前往中国,去探寻一条新的生活道路。

年路易·艾黎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戎装照

年4月21日,艾黎抵达上海。经友人推荐,艾黎被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录用,担任工部局虹口救火会的小队长。10个月后,他被任命为火政处队长级督察,负责检查公共租界里工厂企业的防火措施。

路易·艾黎(前排右二)任工部局火政处督察时与工作人员的合影

此时正值中国大革命失败之时。艾黎从英文报刊上读到了宋庆龄的报道。当时身在汉口的宋庆龄拒绝出席汪精卫7月14日召开的“分共会议”,并发表《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宣布退出武汉国民政府。同年8月,宋庆龄赴苏联,继续探寻中国革命的出路。

年宋庆龄在武汉留影

年5月,宋庆龄回国参加孙中山灵榇移葬南京中山陵的奉安仪式。站在观礼人群中的艾黎,第一次见到仰慕已久的宋庆龄。在艾黎看来,宋庆龄是当时奉安大典“那一场面的中心人物”。艾黎还通过阅读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千千万万中国人》和文森特·希恩的《个人历史》,对书中叙述的宋庆龄在武汉和苏联的个人经历有了初步印象。

年6月1日,路易·艾黎站在孙中山灵柩迁葬南京的奉安大典观礼人群中,第一次见到宋庆龄

二、上海的地下斗争

年,艾黎在艾格妮丝·史沫特莱(AgnesSmedley)的引荐下,在莫利爱路宋庆龄寓所,真正结识了这位中国革命的伟大女性。初次见面,宋庆龄向艾黎讲述了年她从广州脱险的往事。在艾黎的印象中,宋庆龄“表面上是一位退隐的夫人,住在上海法租界莫利爱路29号孙中山公馆。事实上,她一直很活跃,感到自己有责任秉承孙中山的遗志,尽一切办法继续为革命工作”。

年路易·艾黎在莫利爱路宋庆龄寓所(今香山路孙中山故居)与其相识

年,在宋庆龄的关心和支持下,艾黎和几位外国朋友共同组织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为使学习小组的成员们了解上海工人阶级的状况,宋庆龄建议他们进行社会调查。在宋庆龄的鼓励和支持下,艾黎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与中共地下党组织建立了联系。艾黎居住的愚园路寓所顶楼小房间里,设了一处秘密电台,与进行长征的红军保持通讯联系。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消息传来,艾黎和宋庆龄都无比喜悦。11月7日,宋庆龄用“苏西”的化名复函艾黎,赞扬红军“真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后的一天凌晨,宋庆龄悄然前往艾黎寓所,和艾黎、甘普霖等几位国际友人一同庆贺这一胜利。

年11月7日,宋庆龄致路易·艾黎函(新西兰国家图书馆藏)

宋庆龄曾为红军运送过一箱手枪和子弹。她亲自去沪东取出来后,一路通过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所有卡哨,最后将之转移到艾黎家暂存。直到年艾黎离开上海时才将枪弹送到宋庆龄指定的另一处地点。艾黎还同宋庆龄、史沫特莱一起,通过国际友人为红军伤病员购买药品,为中共苏区根据地置办无线电通讯器材,输送印刷专业技术人员。

艾黎在上海愚园路的家和宋庆龄的寓所,还常被用作中共地下党员、革命人士的庇护所。在艾黎家住过的有:左尔格情报小组成员陈翰笙博士、红军将领刘鼎、许光达、李克农,以及日本友人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等。而刘鼎(原名阚思俊)在艾黎家和宋庆龄寓所暂住的经历,间接促成了中共与张学良东北军的联系。

晚年刘鼎与路易·艾黎合影

对于宋庆龄交办的革命任务,艾黎总是尽心妥善地执行完成。艾黎的挚友马海德曾问他:“你就不害怕被敌人抓住吗?”艾黎坦然地说:“不!不怕!要干革命就应当置生死于度外,只要下了这样的决心,就什么也不怕了。”

在上海的岁月中,艾黎还积极参与宋庆龄支持筹办的《中国呼声》(TheVoiceofChina)杂志。在编辑格兰尼奇夫妇同宋庆龄、艾黎、史沫特莱等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呼声》首期于年3月15日出版。

年3月15日出版的《中国呼声》创刊号(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自创刊起,宋庆龄不仅为杂志提供稿件,还“亲自为这个刊物搜集材料,介绍一些人对局势的看法,协助他们做好编辑工作”,有些文章就是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她转给杂志编辑的。艾黎则是《中国呼声》杂志的长期撰稿人,他用凯特·道森、理查德、霍华德、乔大琦、韩素梅、明甫等不同的笔名,在杂志上发表有:《岳飞——中国的爱国者》《法西斯战争的后果》《日本的致命弱点》《台湾——我们失去的领土》《绥远——要塞》《爱和平的我们必须争斗》等十余篇文章。

年春,为庆贺《中国呼声》的出版,宋庆龄特意组织大家周末游览杭州的庆祝活动。图为宋庆龄(右二)与路易·艾黎(右一)、格兰尼奇夫妇(左一、左二)等人在杭州钱塘江边的合影(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路易·艾黎保存的《中国呼声》最后一期印样(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年11月上海沦陷,中共中央建议宋庆龄离开上海前往香港。12月23日清晨,宋庆龄在艾黎的护送下,安全抵达外滩南京路码头。晚年的艾黎清晰记得“她挎着我的胳臂走过所有那些面目狰狞、虎视眈眈的家伙,愉快地交谈着,神态自若”,无人敢上前盘问他们。12月26日,宋庆龄安全抵达香港,继续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三、发起工合运动与保盟并肩战斗

年底,日军完全占领上海的华界地区,开始对这座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进行疯狂的战略物资掠夺和破坏。艾黎目睹了遍布黄浦江两岸的工业废墟,日本人不断装载掠夺来的机械和废铁,用货船运往本国。在艾黎看来,“随着战火蔓延全上海及上海以外的地区,失业工人日常发生骚乱和从战场上撤下来的残废士兵的问题使人担心”。

年,路易·艾黎(左二)与友人海伦·斯诺(右五)、王安娜(右三)医院慰问伤残士兵

受海伦·斯诺的启发,艾黎开始思考如何以他“在工厂督察工作中取得的实际经验来为抗战力量服务”,将失业难民组织起来建立新的抗战工业。艾黎和埃德加·斯诺夫妇等多次商讨后,制订出一份在非沦陷区开展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又称“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简称工合运动)的计划草案。

在酝酿工合运动过程中,艾黎将情况告诉在香港的宋庆龄,得到其“百分之百地支持”。年7月,艾黎辞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工厂督查职务,乘船赴香港向宋庆龄汇报工合运动的实施计划。宋庆龄对实施计划十分赞同,并为工合筹划了急需的启动资金。

年7月5日《大陆报》刊载的“路易·艾黎——工厂问题专家赴汉口工作”报道(上海市档案馆藏)

年8月5日,隶属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武汉正式成立,孔祥熙任理事长,艾黎被聘为技术顾问,同时代理总干事一职。

年8月5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在汉口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内正式成立

在武汉期间,艾黎向中共长江局领导周恩来和博古(即秦邦宪)汇报开展工合运动的计划。周恩来对艾黎的工作鼓励有加,勉励他继续推进下去。

年,中共长江局领导成员在武汉合影。左起:周恩来、博古(秦邦宪)、王明、叶剑英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之前,宋庆龄于年6月14日在香港创立保卫中国同盟,并亲任主席。因共同的支援中国人民抗日的方针,中国工合运动始终得到了宋庆龄及其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大力支持。

年,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部分成员在香港合影。左起:爱泼斯坦、邓文钊、廖梦醒、宋庆龄、司徒永觉夫人、诺曼·法郎士、廖承志

保盟对工合运动的支持和推动首先体现在宣传工作上。宋庆龄以保盟主席的身份,通过演讲、撰文,以及与国际援华机构、个人通信等方式宣传工合的性质和作用,呼吁援助新生的中国工合事业。年8月15日,宋庆龄向正在美国举行的世界青年大会广播演讲,呼吁世界各地进步青年和人士,尽他们的最大力量,支持和援助中国这一新生的进步的工合运动。

年《今日中国》杂志刊登的宋庆龄向美国世界青年大会广播《中国工业合作运动》演讲摘录

年12月,宋庆龄又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香港促进社(又称“中国工业合作社香港促进社”)名誉主席的身份,在香港电台作了题为《中国工业合作社之意义》的广播演讲,指出:“中国工业合作社的重要性,不单只是重建社会,它更可以促成经济的改善。”

年4月,宋庆龄和宋蔼龄、宋美龄三姐妹联袂从香港飞赴四川,一同视察了重庆、成都等地的多个工业合作社。宋庆龄在视察工合成都事务所的工人欢迎会上讲话指出:“工业合作社事业,正是总理民生主义之实行,一面求改善人民生活,一面求充实国家经济力量,希望各位对民生主义加以研究,俾总理遗旨能普遍实行。”

宋庆龄在视察工合成都事务所的工人欢迎会上讲话

保盟的英文宣传刊物《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和《保卫中国同盟年报》,经常刊载有关工合运动的报道和工作报告。在-年度的《保卫中国同盟年报》中,开篇卷首刊载了宋庆龄《给全世界的朋友们——孙中山夫人的呼吁》一文,呼吁全世界热爱和平和民主的人士支援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因为“这种工业合作运动不仅重建着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的中国工业,使千万个沦为难民的工人有了工作和恢复了自尊心,并为中国的经济民主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保卫中国同盟年报(-)》中对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的图文报道

《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作为图文并茂的新闻月刊,对工合运动和艾黎的报道则更为丰富得多,陆续报道了《请援助西北》《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与教育》《工合的“孤军”》《支援中国工合的一碗饭运动》,以及艾黎于年4月在香港所作的《中国为抗战而生产》讲话。

《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刊载的路易·艾黎年4月在香港所作的《中国为抗战而生产》讲话

宋庆龄和艾黎、斯诺等团结国内外知名人士于年1月在香港发起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香港促进社(简称工合香港促进社)。艾黎曾说:“外国朋友看到宋庆龄的名字就认为可靠。”因此,宋庆龄始终担任工合香港促进社名誉主席。

年,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协会、工合香港促进社部分成员合影。右起:陈翰笙、浦爱德、路易·艾黎、何明华、郑铁如

年出版的《经济的新堡垒——介绍中国工业合作社》书中所附《工合人名录》

年7月21日,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协会(又称“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简称工合国际协会或工合国际)在香港成立。在艾黎记忆中,宋庆龄非常支持工合国际的工作,曾介绍过许多人才到工合国际协会工作。

年出版的《工合两年》扉页上的工合国际协会和香港促进社人员名单(上海市档案馆藏)

在宋庆龄的组织领导下,保卫中国同盟在香港举办多场活动筹募资金,用于援助中国工合事业,其中最具影响的是年7、8月间举行的“一碗饭运动”和同年11月举办的嘉年华会暨工合展览会。

活动募集来的钱款全部捐赠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协助其在中国西北地区设立工厂基金,用于发展工合事业。

“一碗饭运动在香港”新闻报道

年7月16日,宋庆龄致函路易·艾黎,解释自己因忙于工作而无法分身同他会面。她深情写道:“我们是相识多年的老友,无须介意生活中的表象。”(新西兰国家图书馆藏)

宋庆龄在嘉年华会开幕式上演讲

四、创办培黎学校获宋庆龄援助

年底,艾黎因为长期支援中共抗日根据地的工合事业,被国民党官方控制的工业合作协会以“通共”为由解雇。艾黎将全部精力用于创办培黎工艺学校。

艾黎很早就意识到,成立合作社的同时必须对工人进行管理和技术培训。年起,艾黎在江西赣州、陕西宝鸡和双石铺、四川成都等地试办培黎学校培训技术工人,同时免费招收贫苦学生就读。随着学校的发展和抗战局势的变化,后来又集中西迁至甘肃兰州和山丹县,继续扩大办学规模。

路易·艾黎在山丹培黎学校给学生上晨课

宋庆龄始终关心着艾黎的教育事业。年5月,宋庆龄在致爱泼斯坦夫妇函中提到:“我们(指她与时任英国驻华大使薛穆夫人)将举行两场舞会,希望能筹集到两百万元,用于培黎学校和由贺耀祖夫人主管的难童收容所。”

年5月10日,重庆《大公报》对宋庆龄举办舞会为工合培黎学校筹款的报道

年12月,保卫中国同盟更名为中国福利基金会,开展战后重建工作。宋庆龄在《中国福利基金会简介》中指出:“中国的战后重建时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新的任务,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完成这些任务,可以利用社会团体的力量,中国福利基金会正是这样的一个组织。”为战灾儿童提供帮助是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之一,艾黎的山丹培黎学校成为中国福利基金会重点援助的单位。

年5月23日,路易·艾黎致函宋庆龄,感谢她对培黎学校实验室的资助(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藏)

年,宋庆龄派中国福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战灾儿童义养会中国分会旅外代表陈永淦去甘肃山丹县视察培黎学校。据陈永淦回忆:“年10月,宋庆龄主席派我去甘肃省山丹县,视察山丹培黎学校,它是中国福利基金会重点援助的单位之一。行前,宋庆龄主席要我带一封信和一瓶白兰地酒,交给培黎学校校长、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我完成了这一任务,艾黎和我在培黎学校校门前,还拍照留念。”

年10月,路易·艾黎与陈永淦在山丹的合影(陈计红女士提供)

艾黎在给宋庆龄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机构同中国福利会的关系一直很好。你主持的领养工作(指战灾儿童义养会中国分会),帮助我们渡过了许多困难时期。”

五、老而弥笃的革命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艾黎定居北京,致力于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他和宋庆龄一起参加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声援受麦肯锡主义迫害的美国友人鲍威尔夫妇。

年10月,路易·艾黎作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新西兰代表团副团长在大会上发言

年代至60年代中期,艾黎作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代表经常出国参加国际和平会议,通过发表演讲、起草会议决议、写诗著文,为宣传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做了许多工作。

年代至60年代中,路易·艾黎作为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代表经常出国参加国际和平会议

艾黎长期在《中国建设》《东方地平线》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在新西兰家乡出版著作,利用各种渠道向世界传播新中国的声音。据统计,路易·艾黎先后出版了三十余部如纪实采访、诗歌和翻译著作。

路易·艾黎发表出版的30余部著作

年,宋庆龄读过艾黎翻译的蔡文姬《胡笳十八拍》英文版后十分欣赏,特意推荐给身边的英文秘书。上海宋庆龄故居至今保存着宋庆龄收藏的20余本艾黎的赠书。

路易·艾黎赠予宋庆龄的《胡笳十八拍》,扉页有他的亲笔题赠寄语

在《病树前头万木春》诗集中,附有一张艾黎写于年2月16日的便笺,称呼宋庆龄为“阿姨”,落款署名戏称“你的瘦侄子比尔”,因宋庆龄曾建议艾黎减肥,这张便笺也是他们数十年深厚友情的见证。

年路易·艾黎赠予宋庆龄的《病树前头万木春》诗集。书中另附有艾黎致宋庆龄的一封短笺

宋庆龄与艾黎之间的友谊在他们的晚年更趋深厚。“文革”中,许多在华的外国友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怀疑和人身限制,艾黎也未能幸免。宋庆龄为保护艾黎,年8月31日,亲笔为艾黎写了封证明书,她写道:“我觉得艾黎是新中国的一位诚实忠诚、不屈不挠的朋友,我极端相信他。”这封亲笔证明书也使艾黎免遭怀疑和迫害。事后,宋庆龄对送证明书的秘书张珏说:“我保护艾黎,他为中国做了不少事。”

年8月31日,宋庆龄为路易·艾黎出具的证明书(北京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藏)

在每年春节、元旦宋庆龄收到的贺卡里,艾黎的一份是最醒目的,这是用他拍摄的儿童照片特别印制的相册贺卡。宋庆龄有时也用艾黎定制的贺卡,写上祝福语赠送友人。

为艾黎庆祝生日是宋庆龄晚年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有时甚至提前数月就开始准备艾黎喜欢的食品、邀请宴会宾客。她还事先告诉寓所工作人员,艾黎有过敏性皮肤病,要选择他能吃的菜,排座位要挨着她便于谈话,并留下了许多为艾黎庆祝生日的合影。

年12月2日,宋庆龄在北京寓所为艾黎庆祝生日,照片上艾黎正在切蛋糕,宋庆龄高兴地在旁拍手称庆,气氛十分温馨,宋戏称他为“Rewiboy”。这是宋庆龄为艾黎庆祝的最后一个生日。

年12月2日,宋庆龄在北京寓所设宴庆祝路易·艾黎83岁生日

年春,宋庆龄被医生诊断患上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5月14日晚,宋庆龄的病情突然恶化。次日凌晨3点,得到宋庆龄病危紧急通知的艾黎,立即起身前往探视。艾黎来到宋宅后,宋庆龄已不能说话,但能听得见,神志也还清楚。在宋庆龄的病床前,艾黎说了声“路易在这里”,双眼已经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宋庆龄似乎听见了他的呼唤,隐约点了点头,这便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当晚,艾黎前往宋庆龄寓所瞻仰遗容,同时参加治丧委员会为她守灵。

年5月15日,路易·艾黎在日记中写下的探视宋庆龄病情的记录

年6月4日,宋庆龄骨灰安葬典礼在上海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地举行。艾黎作为列名第一的宋庆龄外国友人来沪出席安葬典礼,将一朵宋庆龄生前喜爱的黄色香石竹花放在她的墓前。

年6月4日,路易·艾黎把宋庆龄生前喜爱的黄色香石竹花放在她的墓上

六、永不消逝的记忆

斯人已去,空余思念。在宋庆龄逝世后举国悲痛的日子里,艾黎思及往事,心潮难平,在两天内写下了五首悼诗和两篇回忆文章来纪念宋庆龄,以寄托他的哀思。年5月29日当晚,艾黎就写下了《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回忆宋庆龄二三事》,刊发于次日的《工人日报》。他在文中写道:“她虽然离开我们了,但她好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永远使人鼓舞,永远使人感到她的存在。”

年5月30日,《工人日报》刊载的路易·艾黎撰《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回忆宋庆龄二、三事》

是年9月,艾黎又在宋庆龄亲自创办的《中国建设》杂志中发表了《回忆宋庆龄》长篇文章,饱含深情地回忆他们风雨同舟五十载的革命情谊。在艾黎年出版的《自传》中,他专门写了一篇题为“巨星陨落”的文章纪念宋庆龄。

年9月《中国建设》(纪念宋庆龄特刊)中刊载的路易·艾黎撰《回忆与思索》一文

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五周年时,艾黎抱病来上海参加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在宋庆龄陵园举行的纪念碑落成典礼,他在发言中讲到:“我很感激收到这一邀请,使我能再一次向我们时代这位最伟大的女性致敬。宋庆龄的一生是进步妇女的优秀代表。”

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在上海宋庆龄陵园举行纪念碑的落成典礼,路易·艾黎(左二)抱病来上海参加,图为典礼上他与习仲勋(左一)等人的合影

年12月27日,艾黎在北京病逝,走完了他90年的传奇人生,而这其中有60年都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什么促使一个新西兰人来到中国,并在此度过他的一生?艾黎曾自言“伟大的革命带来了好处,它激荡着那个时代的一切,正象它如今仍然激荡着我们;同我一道走过来的人们,至今把我当做同行者的人们……多种因素把我同中国联系在一起……我始终感到欣慰,由于曾经在这条或那条道路分担它伟人的抱负。”宋庆龄正是使他踏上中国革命的引路人,并不断给予他激励和力量。

年4月21日艾黎来华6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为其举行庆祝招待会

来源:上海孙宋文管委

编辑:东方网汪秦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13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