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人,你知道关中是什么意思吗
“关中自古帝王都!”,老陕们听了这句话,都会有说不出的自豪感。那么小伙伴们是否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被称为“关中”?你身处哪些“关”之中?这些“关”又分别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的就来为老陕们普及一下“关中”一词的由来,让小伙伴们“谝闲传”的档次更上一层楼! 说道关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故事,就是当年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等人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谁先打进关中,谁就是扛把子!) 为啥要给大家画这么大的饼呢?因为关中实在是太太太难打了…… “关”是一个很特别的概念,同样作为古代的军事建筑,“城堡”和“关”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城堡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保卫周边的领土,而关却能守护身后的辽阔大地。 在古代,攻打关隘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惨重的损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绕过关隘进行迂回包抄,往往是明智的选择。然而对于想打进关中的将领而言,选择迂回战术基本不可能,因为守护关中大地的,不是某一座关隘,而是四座! 这四个坚固的关口,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将关中大地牢牢围住,就如同四个强大的守护神,执着的保卫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千百年来,让无数强兵悍将望而却步…… 拿最近的例子来说,侵华日军在军事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只能对关中望眼欲穿,始终难越雷池一步。 下面就为老陕们详细介绍这四个默默守护了我们两千多年的关口吧! 关中 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旧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现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包括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杨凌五市一区,总面积共平方公里。 潼关旧函谷关壹/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北有渭、洛二川,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前文中所说的挡住侵华日军的守护神就是它啦,老陕们快来瞻仰! 散关大震关贰/大散关(SanguanPass)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称散关。中国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秦汉时期(前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从这里经过。三国时期,曹操西征张鲁亦经由此地。据陈寿《三国志》记载:“(建兴六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散关是一个交通枢纽,具有很重要的战略位置。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著有《书愤》其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武关蓝关叁/武关,古晋楚、秦楚国界出入检查处。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建国前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建国后城门、城墙等遭到毁灭性破坏。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萧关金锁关肆/萧关,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六盘山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自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萧关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好了,“关”的故事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白癜风危害白癜风医院天津哪家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wh/474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世界之最珍邮,历经中国上下五千年洗礼
- 下一篇文章: 舌尖上的西安回民街陕西人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