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龙头村重燃中断20年社火习俗
拉萨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lesontuan.com/m/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包括社火在内的一些传统民俗活动正在受到“挤压”,在陕西,许多村子因为大量年轻人走向城市,留守老人和孩子很难组织起庞大的活动,传承上百年的社火习俗中断了。带着对土地的感情,年春节期间,在外打工的陕西省旬阳县城关镇龙头村村民刘正祥回到老家牵头组织了村里已经20多年没有玩过的社火。正月十三晚上,当社火队伍挨家挨户转门送祝福,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偏僻宁静的山村顿时年味更足了。上百村民前来参观这久违的盛大场面,其中不少是外村翻山越岭而来的。
龙头村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地理位置独特,北进三秦,南通鄂西,西达川府,东接荆襄,使其形成了东西融汇,南北兼蓄的独特地域文化。民间鼓唱乐,锣鼓乐、花鼓子等村里人基本都能会;民间小戏、陕南道情、二簧、皮影戏等也玩的风生水起,特别是村里的社火更是成为过年期间最靓丽的风景线。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传统庆典的活动,具体表演形式各异。社火在每年正月十三晚正式开始,直至正月十六,规模一般是几十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包括锣鼓手,舞狮,舞龙、采莲船、贝壳、鸬鹚、竹马子、猪、大头和尚戏柳翠(八仙)等。龙头村以民间社火为主的民间舞蹈如“狮子舞”、“龙灯舞”、“采莲船”等群众无不喜闻乐见。狮子皮由龙须草制作而成,麻为胡须,狮子头、龙、采莲船等均以竹子为骨架,皮纸糊两层,待风干后上彩纸进行装饰。 如今,龙头村现在能制作社火灯的全套手艺人最大的今年82岁,最小的也71岁。一听到老刘要组织社火活动,村民们的热情一下子被重新点燃了,特别是那些老艺人虽然年事已高,但干劲不减当年。说干就干,村民们利用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一上午,制作社火所用的灯,下午排练和培养新人。由于现在的基本上没有人手工制作,很多材料村民们靠变废为宝(箔纸由香烟盒內纸充当)。 在当地,玩社火有个习俗:宁灭一村,不漏一户,意思家家户户都要玩到。灯分两种,排灯(平水龙王和灯王菩萨),在整个活动中起领头作用,后面的各式花样都跟着它走;花灯分两种:长的是母灯,圆的是公灯。其中花灯在社火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有特定的寓意:灯在谁家烧着了就叫红灯了,寓意这一家来年红红火火;抢灯要抢母灯,寓意能生儿子。抢灯还有个说法,抢到灯的要把所有灯会的人请到家,用“八大件”招待,第二年重新做好花灯送到灯会。 村民在制作社火用的道具 村民在制作社火用的道具 村民在制作社火用的道具 更可贵的是,社火所需的道具、人物造型等都需要村民们亲手做,相互配合,不仅传承了技艺,更凝聚了人心,让这种融民俗、传统、艺术为一体的民间艺术,承载着浓浓的乡愁。(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图 文:袁思富) -----乡音·乡情·乡亲------乡村,一方孕育中国文化的沃土;乡村,一张承载国人身份记忆的身份证;乡村,一本记录人文与自然流转迁徙的史书。解读乡村,品味文化,欢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wh/13339.html
- 上一篇文章: 自由职业者在陕西省缴纳社保15年,退休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