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3Xrdquo陕西特
本期小当为您推荐本刊记者秦凯风撰写的《“3+X”:陕西特色农业大布局》一文,陕西实施“3+X”工程的《意见》有哪些精彩解读?和小当一起来看吧~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基础。年,省委省政府立足我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谋划提出了农业特色产业“3+X”的总体布局。 什么是“3+X”?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介绍,“3”即大力发展以千亿级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千亿级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以千亿级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X”即因地制宜做优做强若干区域特色产业,比如魔芋、中药材、核桃、红枣和有机、富硒、林特系列产品等。“3+X”工程的目标是“果业打造百年产业、羊乳打造世界级产业、建设设施农业西部强省”。 可以说,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统筹产业脱贫近期目标和乡村振兴的长远任务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 独特潜力 ——以千亿级苹果产业为代表的果业,规模有优势,覆盖区域广,品质提升和产后整理增值空间大。果业是我省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苹果建成黄土高原千万亩集中优势产业带,产量超过千万吨,分别占全国的近1/3和1/4、世界的1/7和1/8。猕猴桃建成世界最大的秦岭北麓集中产区,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占世界的1/3。从发展潜力上看,苹果“北扩西移”还有万亩的空间,猕猴桃秦巴山区原产地新建50万亩;智能选果、贮藏保鲜有较大增值空间。 ——以千亿级羊乳产业为代表的畜牧业,产业优势和竞争力强,加工需求和市场消费潜力大。陕西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羊乳加工基地,羊乳产业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国内有绝对优势。全省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羊乳品市场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36%、46%和85%;羊乳企业具备万吨的年加工能力,完全有条件打造出千亿产业。 ——以千亿级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有规模和效益提升的双重空间,产业脱贫、拉动增收最直接最快捷。规模居全国第6、西北首位,年均保持20万亩的增量,目前已发展到万亩,反季节蔬菜省内自给率提高到70%,总产值突破亿元。 ——“X”产业加快在贫困地区布局,精准覆盖、精准带动作用明显。区域特色产业形成了“小板块、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格局。茶叶面积、产量居全国第8和第10,产值居全国第7,成为陕南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秦岭中低山区还有近百万亩的潜力;吕梁片区大规模推进中药材发展,陕北小杂粮出口创汇增长,黄河土石山区红枣提质增效,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森林资源丰富,核桃、魔芋等林产业潜力大。这些都是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 推进路径 ——优化布局、板块推进。省级抓板块,市县抓提升,优化结构,精准覆盖。苹果优布局提品质,抓好种苗、布局、有机肥三个关键。奶山羊扩种群上规模,提升良繁能力、建设奶源基地、支撑乳品加工。设施农业建板块增产能,以反季节生产为重点,建设沿黄公路南端百万亩连片、富阎一体化高效设施、榆林百万亩大漠设施、延安山地设施瓜果、秦巴山区食用菌等区域板块。“X”产业求精准全覆盖,突出贫困片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推动茶叶、核桃、红枣、魔芋等区域特色产业精准覆盖贫困户。 ——精准带动、助推脱贫。坚持产业是基础、带动是关键、利益是核心,围绕全覆盖、强带动、建机制,以园区化为形式,千亿主导产业面上建板块,区域特色产业村村建基地,实现对产业脱贫户精准覆盖。同时,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强化政策约束引导,构建稳定利益联结机制。 ——聚焦营销、三产融合。开展三年百市营销行动,塑造陕农特色品牌,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补齐冷藏贮运和精深加工短板,加快发展智能选果、果蔬贮藏、羊乳加工等设施。 ——科技支撑、绿色发展。推广高效节水、水肥一体、物联网等新技术,建设国家级苹果大数据中心,完善技术帮扶平台即时服务功能。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废弃物综合利用、种养业循环发展,提高特色农产品品质。 ——统筹政策、强化支持。建立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分级分工支持机制,贫困县整合涉农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3+X”工程。同时,创新金融服务,撬动金融投入。全面落实中省相关用地用电优惠政策。 “3+X”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据统计,全省新增苹果面积50余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奶山羊扩群40余万只,新增茶园面积20余万亩,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陕西奶山羊、汉中仙毫、紫阳富硒茶等一批优质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施工重点陇县绿能牧业4万只奶山羊现代化养殖企业 3个千亿的目标,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集中力量、奋力攻坚、各个击破。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处长杨晓军分析,我省提出羊乳全产业链产值实现千亿元的跨越,具有基础好、潜力大、路径明等优势。 在产业基础上,陕西是全国最大的奶山羊养殖基地、最大的羊乳加工基地,在国际市场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国内有绝对优势。受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奶山羊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年以来,全省奶山羊新增43万只,羊奶产量增加10万吨。 在市场空间上,全省羊奶产量60万吨,仅能满足一半的乳品加工能力,羊奶粉生产成本6万元/吨,国外进口价格7.5万元/吨,终端配方奶粉价格与国际接轨,加工企业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在区域优势上,关中地区最适宜奶山羊的区域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关中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和秸秆产量,具备打造养殖黄金带的基础。 再说苹果。经过多年培育,陕西省苹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产业,是陕西目前发展最好的,也是最具有知名度的产业,对全国来讲,四个苹果中陕西苹果有其一,全球三杯浓缩果汁必然有一杯来自陕西,苹果出口到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产值达到亿元,带动了近千万的从业人员。 按照“3+X”布局,将抓好种苗、布局、有机肥三个关键,实现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以48个基地县为重点,改乔化、推矮化、发展山地苹果,发展矮化果园万亩,建设山地苹果园万亩,建成以矮化果园为核心的渭北南部苹果产业带、渭北北部苹果产业带和以山地苹果为核心的陕北山地苹果产业带。 另外,通过抓产后整理,实施贮藏百库、选果百线工程,提升苹果分选精度,实现优果优价销售。每年新增机械贮藏能力10万吨,填补果品基地县气调库建设空白,发展一批冷链物流公司,建设一批果品产地分级销售集散市场和电子商务服务站。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文说,长期以来,与生产相比,陕西农产品营销是弱项和短板。在实施“3+X”工程中,陕西把营销短板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抓紧补齐现有的弱项短板。 首先,塑造陕农特色品牌,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发展地理标志商标。做强“洛川苹果”国际品牌、“陕西羊乳”公用品牌和陕南“富硒特色产品”区域品牌。运用地域差异、品种特性,创建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用品牌拓展市场、倒逼标准化生产、提升溢价效应。 另外,在加强传统销售的基础上,推动农产品触网销售。在天猫平台建设“陕西原产地商品官方旗舰店”,开展销售和推广。与京东、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在农业优质产品产销衔接、仓储资源、质量安全溯源、品牌营销等方面深度合作。设立县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中心,有条件的深度贫困村电商服务全覆盖。 推荐阅读“春夏秋冬”的内存 一名大学老师的扶贫“24小时” 编辑:窦娣 编审:牛菲 监制:张国宁 来源:《当代陕西》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10189.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