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文化古今谈

文/更夫

一、陕西地域为中国文化提供了根本性贡献

地方风土物产养育了秦陇人的淳朴与率真。生活在这里的西周先民以诚厚待人,以仁义立信,逐步建立起先进的国家治理理念。他们没有利用虚妄的神鬼来建立宗教,而是将人的有序生活作为国家民族的文化信仰。“明德慎罚”,简律治世,以“不孝、不悌、不睦、不姻、不敬祖”等列罪。“无敢寇攘、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犯则有常刑”。《尚书.费誓》以宗族核心和祖先崇拜来巩固社会文化传统,依靠仁义德行而壮大,然后一举灭商,持续了八百年国家局面。经过诸子百家和孔孟儒学的系统归纳与发挥,形成中国文化的定型。孔子一再说自己梦属周公,周代思想文化成为儒家学说的起源。周文化萌发于斯地、顺应和代表了地域民众的精神特征与文化诉求,所以说陕西地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之地。

.二、淳朴温厚的民风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与目标

淳朴温厚是人性本善的原始状态,它没有社会发展带来的精神污染与矫情。犹如一张白纸,能够描画出美丽无暇。淳朴是勤劳善良的基础,是社会人际和谐的基础,是一切道德可以正常生长的基础,也是勇敢和力量砰然勃发的基础。人的习性如果处于这种自然淳朴状态,就容易产生正向精神要求和能量,如果再给予文化装备,其精神人格必然得到大的发展。由淳朴习性奠定宽厚精神,又是儒家“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的基础与追求。先秦能够逐步强大,进而灭六国一统天下。其中原因一是缘于这里民风淳朴,没有出现如韩非子《五蠹》所斥责的“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的人心衰腐与散乱;二是广纳天下贤士,建立了有效的国家管理班子。但同时,随着商鞅、韩非和李斯诸多法家的单方面影响,也使得秦国染上极端实用的强制意识与暴力倾向,给国家治理与发展留下了严重的遗患和诟病。认为“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李斯)严格排斥儒士。他们不理解法家可富国强兵,而儒学更能立民安邦。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追求与普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有较大差距。他们虽然知道“载舟”与“覆舟”的关系,却仅仅是利用民心而已。直到中唐以后才有文人







































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
中科UM-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w/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