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平利村官小米扶贫记
(通讯员赵林茜)“小米,今年高龄补助一个月多少钱啊,请你帮忙查一哈!”“你老汉现在72岁,一个月高龄补助50块钱,这个月以前的都已经打到卡里面了”“好哒,晓得啦”“小米,我屋里开关坏了,你有时间给我帮忙修一哈”… 一早上,村民的电话、扶贫的工作、家里的琐事使“小米”忙得不可开交。 “小米”是刘付祥的小名,也是大多数村民对他的称呼。年村委会换届,刘付祥被村民推选为村主任。5年时间,近个日夜,面对量大面广的农村工作,小米的忙是一种常态、更是一种奉献。在这个巴山深处的小村庄里,他默默坚守,无悔付出。他说“龙洞河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的根,看着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我的心里就有着无限的幸福感,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村民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 年,刘付祥开始做维修水电工作,除此之外,他还种地、挖药材。靠着他心灵手巧,勤劳肯干,一年收入达4万多元,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 年,当选龙洞河村主任时,刘付祥年仅35岁。“小米,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你平时为人实诚,办事细心周全,我们大伙儿相信你!”面对村民的信任,刘付祥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动力。“才当选那时候我压力很大,学历不高,也不会电脑,村民的信任是我最大的动力”刘付祥回忆道。 不会电脑,很多表格、资料都无法完成。为了学好电脑,刘付祥一边在手机上看网课,一边向身边的精通电脑的同事学习。打字、Word、Excel每一个软件都需要边学边操作,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刘付祥对电脑的运用越来越熟练,工作渐渐步入正轨。 电脑技术学会了,工作也越来越忙碌,刘付祥面临却着更大的难题。以前他一年还能挣4万多,现在当村干部收入比以前少了一半,勉强够一家人吃穿用度,孩子上学的花费有时还需要老父亲补贴。这让他一度陷入纠结、困惑之中,但他依然选择了坚持。“就是想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不辜负他们的信任。”刘付祥说道。 “群众的事都是大事” 刘付祥所在的龙洞河村位于平利县最南端,距离县城近百公里,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5.8%。 为了找到贫困症结,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刘付祥跑遍了每一家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宣讲政策,答疑解惑,商讨措施…渐渐地他成了龙洞河村的“百事通”。每天他都是村委会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五年如一日,逢年过节都能看到他在村委会忙碌的身影。 这些年,只要群众需要,他都会去做。他说“群众的事都是大事”。生猪出现疫情时,总能看到刘付祥穿着雨靴,带着消毒工具,奔走于猪病亡的农户家中,帮助农户掩埋病猪、猪圈消毒、照片取证等,回村后,他又立即着手帮助农户申请保险理赔。 贫困老人曾宗凤常年独居,刘付祥长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w/13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西新增4例本土确诊在西安,均为闭环管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