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后一条通乡路和通村路贫困山区的生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今年5月退出贫困县序列的西安市周至县,在脱贫进程中聚力“优先建好‘脱贫路’,重点建好‘致富路’,全面建成‘小康路’”的目标,近两年来累计投资3.28亿元,新建改建通村公路公里,实现全县行政村%通畅目标。 //道路通畅后带来的变化//年年底,周至县王家河镇成为我省最后一个通水泥(油)路的镇,年9月,陈河镇陈河村成为我省最后一个通水泥(油)路的建制村。近日,记者先后走进王家河镇和陈河镇陈河村,切实感受到了道路畅通后,村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8月10日,记者驱车前往王家河镇。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像一条灰色的丝带,点缀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着伸向坐落于秦岭深处的王家河镇。 王家河镇:商品运输更加便捷 ▲▲▲“以前这条路上到处都是碎石头,尘土飞扬。开车到县城进货,一年就要换七八只轮胎。如果一只轮胎按元计算,每年光换轮胎就需花掉多元。”李茜慧说,她和丈夫在王家河镇政府旁边开了一家商店,年年底前,镇上一直没通水泥路,这给他们进货造成了极大不便。 年年底,从国道通往王家河镇的水泥路终于修通了。交通便利了,山外的客商瞅准机会,纷纷前来收购山货。一时间,村民们的山茱萸、蜂蜜、木耳、药材等成了紧俏货。 看着店里满满当当的货物,李茜慧高兴地告诉记者:“水泥路通后,我们去县城进货的车程从公里缩短到50公里,既省油费又省轮胎费,货物种类也更丰富了。前不久,我家还新添置了一辆厢式货车,就图个出行方便。今年肯定比往年赚得多。” “王家河镇有8个行政村。年年底,全长18.4公里的水泥路修通后,村民出行方便了,山货畅销了,人均收入也成倍增长。”王家河镇副镇长叶海良说。 陈河村:农产品运输更加便利 ▲▲▲地处秦岭腹地,山大沟深的陈河镇陈河村也是西安市实施精准脱贫攻坚的受益者。 陈河村全村43户。村民的房屋分布在陈河两岸的山坡上,且多是土坯房。由于道路不通,经济十分落后,许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或投亲靠友,还有一些村民依靠养蜂、种植中药材等维持生计,但如何把农产品运出去,一度成为村民的“心病”。 据村民陈平娃回忆,之前村里仅有的一条狭窄土路,是20世纪90年代附近林场为运送木材而修建的。由于长期重物倾轧,又年久失修,路面不仅坑坑洼洼,还留下两道很深的车辙,货车、面包车等无法通过,村民们只能用摩托车一点一点把农产品运下去。 拥有一条宽敞平坦的通村公路,一直是陈河村村民的梦想。但陈河村深处秦岭腹地,倚山临崖、地势险峻,坡陡弯急,道路狭窄,加之山中阴雨天气多,路面施工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制约陈河村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专题会议,配强施工力量,因地制宜调整施工方案,针对建设难题提出解决措施,并深入村子督促检查项目建设情况。年9月30日,全长40公里的陈河村行政村通水泥(油)路工程终于顺利完工。陈河村成为周至县最后一个通水泥(油)路的行政村,实现了全省最后一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的目标。 看着眼前宽敞平坦的路,村民陈平娃喜上眉梢,“终于修通了这条路!我家在山上种了猪苓和土豆,以前要把它们运到山下,用摩托车来回折腾很多趟。现在不愁运输了,开小货车一两趟就能把农产品全部运下来,又省心又省力。我们大家都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 近年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引领,坚持把公路建设作为精准脱贫的切入点,举全局之力,坚决打赢交通精准脱贫攻坚战。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建制村通水泥(油)路达%,通客车率达99.37%。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油返砂”整治项目个.5公里,其中“油返砂”贫困县、贫困村.9公里,有力提升了通村公路通行水平。 来源:陕西日报 编辑:一棵嫩草丨校对:米多 审核:波澜不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 往期精彩回顾▼再新开线路,西安公交出行更便捷!燃油车退出将提上日程,快看工信部最新消息!油价下调!快来看看你能省多少钱《长安十二时辰》让西安再长安……垃圾分类倒计时!处罚方式你清楚吗?交通便民利民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s/9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节百科陕西地方特色年俗知多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