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事情,流传下各种各样的传统年俗,自小在陕西长大的你,知道咱陕西也有许多特色年俗吗?今天小编就带你盘点盘点,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陕西地方特色年俗。

这些年俗源于陕西

1.元宵节

据史料记载,痴迷于神仙说的汉武帝特意在京城建造祭坛用来祭祀传说中最尊贵的“泰一神”。

元狩五年,武帝久病不愈,特让巫医请神君来治病。神君称两人会在甘泉宫相遇,其病情也会好转。武帝听后大喜,不就也就痊愈了。因此,武帝又在甘泉宫设神坛专祭“泰一神”,尤以每年正月十五日最为隆重。祭祀当天,宫内会通宵达旦点起灯,慢慢就形成了正月十五日张灯结彩的习俗。礼佛的汉明帝更将正月十五日定为节日用以弘扬佛法。

时间久了,这些习俗从宫中流传到民间。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城乡均灯火辉煌,昼夜通明。人们均家中挂灯,好不热闹。

2.灯笼

据《三秦记》记载,始皇墓中燃鲸鱼膏为灯。但书中只是说了灯,并没有提到灯笼。两者区别就在于有笼无笼。

在《宋书·高祖本纪》曾记录南朝宋武帝曾用“葛灯笼”一事,但这并不能说明灯笼就源于南北朝。《西京杂记》提到刘邦在始皇宫中曾见一青玉五枝灯,称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蟠螭的口必定是“吞”在灯上的,口吞灯,烟气经蟠螭体内才能鳞甲皆动。“吞”在灯上就已经是“笼”了,不过是“铁”笼而已。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说灯笼发源于秦汉时期的长安了。

3.门神

如今,人们过年多会贴个“福”字。而在旧时往往贴的是年画,年画里常出现秦叔宝和尉迟恭这对门神。而这门神的来历也和陕西有关。

传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睡觉常听到卧房外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声,也常梦到哥哥和弟弟来杀他。因此整晚都难以入眠。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大将便夜夜站岗助其入睡。久而久之,疲惫的两人都病倒了,李世民只得命人将他们的形象画在纸上,贴在门上,用来震慑妖魔鬼怪。民间沿袭了这一传统,两人遂成为门神。

陕西地方特色年俗

1.西安大白杨社火·芯子

大白杨位于西安市西北郊三公里处,大白杨的社火,源于东周,兴于盛唐。其中,芯子表演是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大白杨社火中集魅力与影响于一体的精华,被誉为“西安民间艺术一绝”。芯子表演的主体多是年幼的孩子,内容多是神话传说。孩子们表演时仅靠叫“芯子”的铁条支撑,高悬于空,看不出有立脚之处,令人叹为观止。芯子的表演也沿袭了一村分二社“分朋赛乐”的形式,烙印了盛唐艺术的痕迹。

2.洋县·扫五穷

扫五穷又称扫五魔,扫五群。是一种只流传于洋县及周边地区的年俗。“五穷”指的是汉族民间传说中的钱穷鬼、粮穷鬼、寿穷鬼、吉穷鬼和命穷鬼。“扫五穷”本质上是“走社火”的一种,人们扮成各类戏剧角色,到百姓宅院或商家店铺游转,为其生活场所和家中成员做象征性清扫来祛瘟邪之气,达到求财祈福的目的。“扫五穷”每年只在正月初五日进行,扫穷队伍遵循着先扫村再扫其他的传统进行表演。接待的人越热情,扫穷的队伍也越卖力,但最多也就五、六分钟。毕竟,一天的时间要扫许多家。

3.吴起·年茶饭

吴起县的年茶饭源于西周庆丰收的“献食”活动,完善于盛唐时期。此后因种种原因逐渐衰落,进入新千年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年茶饭又流行开来。

年茶饭的准备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首先要杀猪宰羊,其次再做豆腐、炸油羔、蒸包子、蒸馍馍等。过年前的一天要把所有年茶饭都做好。到了年三十,就该吃油羔、哨子面和排骨。大年初一则要吃饺子,并用年茶饭祭祀。年茶饭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初七和十五两天还要包饺子吃。到了正月二十三,再吃烤馍馍收个尾,预示着年就算过完了。

4.渭南·跑骡车

跑骡车是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流传于渭南的孝义、故市、田市等镇,尤以故市镇最为驰名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渭南的“跑骡车”相传源于先辈们“祈年成”和庆丰收的习俗,大约在明末清初逐渐发展为百姓自发组织的一种社火舞蹈。

5.宜川·壶口斗鼓

陕北鼓多,素有舞鼓之乡的美誉。安塞腰鼓早已家喻户晓。宜川胸鼓、洛川蹩鼓、志丹扇鼓、黄龙猎鼓也各领风骚。然而,在黄河之滨的宜川县壶口一带,却有一支锣鼓藏于深山无人识。这就是相传起源于大禹治水时的壶口斗鼓。每逢大型活动,尤其是过年,各村之间都会互相比赛,壮汉挥动鼓锤、舞起大钗、击起大锣,浑身使劲,汗流浃背,数村相对,互不示弱,谓之赛鼓,其表演兼具陕北锣鼓和山西威风锣鼓的神韵。

6.周至·舞龙灯

中华儿女对龙的崇拜根植于民族血液之中,许多地方都有和龙相关的传统习俗。周至县的周至龙灯就是典型代表。据说,周至的舞龙灯活动起源于东汉年间。当时,落难的刘秀在北庵巷外被王莽的大军追杀,幸遇太上老君指引藏于卧龙桥下,而王莽大军则被泉水吞没,躲过了一劫。此后,名为白龙池的泉水就时有白龙出没。相传,北庵巷一胡姓之人晚归时在白龙池遇到白龙被吓得不轻,他将此事告知邻里,众人去看时白龙已不见踪影。次年夏天,渭河洪水淹了许多地方,北庵则平安无事。人们便修龙庙三间,进行祭祀以报神龙之恩。流传至今。(来源:西安晚报)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s/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