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治皮肤科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439528.html

“明珠蒙尘”,或许是对煤炭工业80年代以前的状态,一个颇为贴切的描述。正所谓“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寂静,默然。”这一切,在年的最后一个月,画上句号。

当年12月8日,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完成《陕北侏罗纪煤田榆神府区普查找煤报告》。报告提到,那里有近亿吨储量——这一发现,震惊了海内外能源行业,《人民日报》更是在头版头条予以报道……一时间,煤炭,犹如一个充满魔法的词语,深深地触动了土里刨食的人们,顺着运煤车呼啸而来的,是陡然而生的梦想与财富。

神府煤田,也成为全国已探明的最大煤田,世界五大煤田之一。它被称为全国煤炭工业“六五”期间最重要的发现,陕西因此成为全国煤炭资源大省。

与此同时,在关中地区,陕西国防工业向民用领域的窗户,也在打开。蝴蝶手表和华山相机不再“孤单”,“黄河”、“海燕”、“如意”电视,“长岭”冰箱,“双鸥”洗衣机等等,横空出世,“陕西出品”风靡全国……

在民用消费品工业领域,陕西的辉煌,一直持续到后来的90年代中期。而在陕北,能源的造富神话,愈演愈烈。后来的榆林,一度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

然而,新的挑战随之而来。陕西是全国产煤大省,但在煤炭能源深度开发和利用中,多年来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一句话:采煤,远非能源工业的真义。年,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在榆林正式启动,与即将开启的煤炭经济“黄金十年”共鸣发展。进入新千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西部大开发战略……面对国际经贸环境改善,国内区域发展破壁的“双利好”,陕西适时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国企重组步伐,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年,随着国家有色金属工业的属地化管理,在下放的中央企、事业单位基础上,陕西有色集团组建;年,在整合陕西省国有骨干煤炭、化工企业的基础上,陕煤化集团成立……

到年,陕西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16.4%,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97亿元,比年增长了5.5倍,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翻了2番多。

但也不乏“阵痛”,这一时期,“黄河”、“海燕”、“长岭”等红极一时的品牌,亦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回首来时路,70年前的陕西工业,几乎是百业凋零、满目疮痍。70年时间,对照今天的瞩目成就,工业立省,工业强省,陕西做到了。70载栉风沐雨,70载春华秋实。从一穷二白到大放异彩,陕西工业的每一个时刻,都值得铭记……

整理

张卫强

编辑丨杨哲

审核丨张卫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jj/1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