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708.html

《陕西建设》杂志

行业聚焦栏目

书院门地处西安古城墙南门与文昌门之间,挨着碑林博物馆,包括关中书院、宝庆寺华塔,附近有湘子庙,加之其又是古玩一条街,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更是深厚。“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这里有古韵悠悠的牌匾楹联,琳琅满目的书画墨迹,规格齐全的文房四宝及品种繁多的民间工艺,书院门就这样飘散着历史文化的醇香。

然而,近几年,书院门的景象并非像从前那般繁盛。

“曾经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的繁华景象,如今却荡然无存了,一片萧条让人心寒。”家住文艺北路的诗人、画家刁先生说道。书院门曾是刁先生最常去也最爱去的地方,现在也没有兴致去了,人气儿没了,文化味儿淡了,建筑也变得灰头土脸了。刁先生究其缘由,是市场管理者为了“更好”地整治文化市场,把原来统一制作摆放在路中和路两旁的木亭摊铺全部赶走了,没了人气。“所谓规范管理,可规范也得科学,繁荣文化市场得靠人气,没了人气怎么繁荣发展?”刁先生无奈地说。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古文化是一座城市宝贵的精神荟萃,是教育子孙后代的最后教材,它怀揣着这座城市的明天与希望。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为省会的陕西省来说,古建筑、特色建筑数不胜数。而如今,就连书院门这样具有多年历史,全国闻名的书画古玩文化市场,都遭遇了如此的冷落,所谓的城市记忆在哪里?文化如何能传承?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变迁,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传承古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状:建筑的消失文化的消亡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年年底,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8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0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世界遗产名录国家排名第二位,仅次于拥有51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近期,笔者作了一项关于西安市古建筑古文化保护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2%的民众对西安古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非常感兴趣,58%的民众有一些兴趣,70%的民众表示会经常注意保护古建筑。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镇在发展和建设中对传统和特色建筑保护力度不够,我省一些极具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被破坏,体现地方传统特色的名镇名村逐渐消失,特别是不少见证现当代发展的优秀建筑遗存被拆除。

三年前,位于西安城南的兴教寺拆迁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及新闻媒体的轩然大波。西安兴教寺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因为埋葬着玄奘灵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7月,由于兴教寺因历史深厚、影响深远,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等五处遗产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然而,正是因为申遗的需要面临大规模拆迁。

此事件能引起社会与媒体的如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x/12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