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的餐饮趣事
? 我是陕西人,但是对陕西人在餐饮业中的服务一向不喜欢。 昨天,去宝鸡开会,车子路过新建路口,想起了大学期间曾经在这条路上给堂哥帮忙卖擀面皮的往事。堂哥的擀面皮摊子其实就是个三轮车。每天下午到晚上9点做好擀面皮,第二天上午去卖,一般午后两点左右就收摊了。我每到周末下去就去给他帮忙,招呼客人,洗碗碟。每次来了客人,我都热情地招呼他们“请坐!”,客人吃完了,我说,“慢走,谢谢!下次再来!”客人对面皮有意见,我就说,“那我们一定改进!盐多了?那就淡一点吧。谢谢!”但是,堂哥可不以为然,没有客人了,他就对我说,“他们要来就来,要吃就吃,用不着这样低三下四。”当时觉得挺有道理,我为什么要这样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就是做生意啊! 现在参加工作多年,去的地方也多了,改革开放多年,人们做生意的观念也变了。陕西人做生意估计不会这样想了,都是笑脸不打上门客了吧。其实不然。这里有几个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说出来与大家同乐。 故事一有一个中午,想吃面了,看到一个面馆,进去以后,只有一个客人。我就拣了一个靠近门的地方坐下。里面的桌子跟前坐了一位30多岁的女人,一个男人正在数钱。女人看了我一眼,继续呆坐着。男人连头也没有抬。坐了有5分钟,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半开玩笑地说,“哎,你们不招呼一下我?”听到我说话,女人才站起来说,“要点啥?”我说:“来一大碗饸烙。”“哦,么了(没有了)。”“那面呢?”“也么了。”“那有什么?”“卖完了,啥都么了。”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那我进来半天,你们都不说一声啊!”“我以为你想歇歇就走。”哎,我不吃饭跑到这里干啥呢,我的乡党啊! 故事二和几个朋友去吃烤肉,要了50串孜然烤羊肉,焦黄焦黄,看着真是诱人。吃了几串,大家都觉得孜然味道有点淡,就对服务员说,能不能重新烤一下,再加点孜然。服务员不加思索地说:“我进不了厨房,没有办法。”我们顿时都傻了! 故事三有一次陪客人吃饭,饭菜上得有点慢。我心里急,就催促服务员能不能上得快一点,一开始,服务员说马上就好,但几次都是马上就好,我就问,马上是多长时间啊。四川人做生意就是这样的,饭菜上不来,一副笑脸,“马上、马上”。这个服务员是陕西本地姑娘,也学会了四川人的这个生意经了,我还暗自高兴,这是进步了啊。当我再问的时候,姑娘突然变脸了,“急什么啊!菜又不是我炒。”我和客人面面相觑,顿时语塞。 故事四一个朋友请大家去咸阳一个比较大的烤肉店,点了几个菜之后,大家喝啤酒,吃烤肉,很是高兴。吃到中途,又有服务员推进一个小车,上面有烤好的包子,散发着香味,就每个人又要了一串烤包子。这个不是原先点的,是现要的。最后,该买单了,先前的服务员拿进一个单子来,朋友仔细核对,上面没有烤包子,既然吃了就应该有啊。就问服务员包子呢,服务员答:“包子你们吃了啊!”大家轰然大笑,几乎直不起腰了。 如果是外地人,遇到这些事,肯定难以接受。好在我是陕西人,知道陕西人的直爽,不拐弯,也就不见怪。但我一直以为,陕西的餐饮业服务质量确实该提高一下了。 文章系转载 岐山本土非知名小众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6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北高原饮食风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