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必备,陕西面食精品旅游线路合辑
陕西人喜食面食,陕西人也善做面食,从最日常的馒头、锅盔、面条,到肉夹馍、羊肉泡,再到花样百出的各色小吃,使得陕西面食名扬天下了。所有到陕西的人都想吃上几样真正的陕西面食,不如此,好像不算是真来了陕西。今天小编带给大家陕西面食的精品旅游线路,带上爱吃的大朋友、小朋友们,驾着车去享受“舌尖”上的旅行吧。 西宝沿线,品味西府各异风味 宝鸡的西府,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府小吃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博采各地之精华,兼收民族饮食之风味,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其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而著称。是中国烹饪文化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行车线路:西安—咸阳—杨凌—岐山—宝鸡 彬县御面: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称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是陕西关中地区汉族特色面食。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iao,一声)”,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乾县浇汤面:正宗之地在陕西乾县、永寿、扶风、武功交界的地方,尤以店头镇仪井镇地区为最.浇汤面是世上少有之美食,过去只有在结婚丧葬的重大日子以及过年时才有的吃. 武功旗花面:因它所用的鸡蛋花、葱花、带片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样的平行四边行或三角形,故而得名“旗花面”。是一种当地群众非常喜欢的面食,也叫一口香或起花面,一般用来招待贵客的。也是逢年过节,武功及周边地区人们必做的一种面食。 杨凌蘸水面: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口越香。杨凌蘸水面的面和汤是分开的,吃的时候从大面盆里夹出宽厚且长的面条拉到碗里的汤中,然后夹着面条一口一口地咬着吃。杨凌蘸水面讲究个一青二白,青则可以是菠菜、苜蓿、豌豆苗等等,总之是要有那水草一般招摇的青绿于水,面是拉出来的,宽3-5厘米,长1.5-3米,厚2-3毫米,白白的盘绕于青绿之中。 岐山擀面皮:具有筋斗、柔软、凉香、酸辣可口的特点,是关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也是西北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之一。 岐山哨子面:起源于商周,清代已经很驰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臊子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 麟游血面条:薄劲香、煎稀汪。“薄”是指血面擀得很薄;“劲”是指血面柔中带劲,耐煮耐泡;“煎”是指汤很煎和,汤温较高;“稀”是指面少汤多,味道鲜美(人常说味道都在汤里头);“汪”是指汤的搭头很丰富,色彩搭配鲜艳,油多味香。它食用方便,利于贮存。味浓而不腥,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营养丰富,香味悠长,是宴待宾朋、馈赠亲友的独特食品。 西府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陕西八大怪之一,宽如裤带。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其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西渭沿线,感受关中豪迈个性 华山沿路均有小吃摊点,特别是华山脚下的玉泉路上,面食小吃更是数不胜数。民间小吃既有陕西的特色美食,面花、麻食、荞麦凉粉、锅盔、牛羊肉泡漠等名吃。又有华山特色小吃,凉皮、凉粉、大刀面、踅面,尝过后让人流连忘返,齿唇留香。 行车线路:西安—渭南—华山 蓝田裤带面:陕西蓝田著名的汉族特色面食,当地制作的面条,其长、宽、厚就像皮带一样,煮好后调以佐料,吃起来滑而不腻,别有一番嚼头。 大荔炉齿面:因其形似炉齿而得名,是陕西大荔著名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具有面条柔韧光润,臊子香辣味浓的特色。 大荔月牙烧饼:颜色金黄,状如新月,空心饱满,酥香可口,所以,人称月牙烧饼,是陕西大荔县传统的汉族名点。 合阳踅面:制作好的踅面好比方便面。吃时在开水锅浸泡两分钟,捞出,放进碗里,加少许粉鱼,调盐、醋、葱花、花椒面,再淋上辣椒油及熟猪油即成。合阳人吃踅面,喜欢多放辣椒油和猪油,这样,吃起来,又绵,又润,又辣,香味浓烈,颇觉过瘾。 华县洋芋面:源自于华县的一种民间面食。洋芋条条、蒜苗和葱一起放到锅里进行爆炒,过程中加以各种调料,炒一段时间后,倒入适量的水,再将菠菜和西红柿放入锅中,盖上锅盖,煮一段时间,感觉洋芋条条熟了时,再放入少许的酱油和醋,再将煮好的面条参合到锅里,然后调剂少许辣椒油和其它调料即可食用。 华阴大刀面:华山最为有名气的特色面食小吃,在面中加入碱面,等面发好,将发好的面搓成絮状,用橼头木杠压成硬块,盘至小山状,擀开一毫米厚薄后,拎擀杖叠起成半圆形,然后用大刀切至丝状,上锅煮两遍,即可煮熟食用。佐料:肉末、精选粉条、韭菜叶、葱叶、豆豌酱、卤汁成臊子吃法:(干吃:浇上干肉臊子,再加油泼辣子;汤吃:加上大骨汤或高汤,在汤中加入干肉臊子,再加油泼辣子) 西榆沿线,感受陕北黄土气息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农作物以小麦和荞麦为主。所以,老百姓的主食是面食。黄馍馍、空心挂面、荞面饸饹、羊肉面、抿节等陕北特色美食让人食指大动。特别提示,大家在吃陕北面食时也别忘了要上一壶陕北米酒,这种用软黄米加工成的酒酸甜适口、消腻暖胃,是佐餐的好饮料。 行车线路:西安—蒲城—延安—绥德—定边—榆林—神木 西安油泼面:属于秦菜系,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即可。 蒲城椽头蒸馍:属于馒头一类的小吃。因为蒸出来的样子酷似“椽头”,所以叫“椽头蒸馍”。食之味长,满口皆香,热吃不粘,到口松软,甜香清悠,回味无穷,冷吃香酥,自然疏散,嚼之有劲,咽之顺口。 陕北抿节:用杂面系由豌豆和麦子磨合而成,调水和成软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抿节床上,用手勺子或掌抿压而下,形似饸饹,但短,只有寸长,呈无数散节状,有豆香味。盛入大汤碗,多浇以素汤,汤以细碎的豆腐丁、洋芋丁、豆角丁等为主,食用时不用筷而用汤勺。佐料很重要,主要有韭黄、辣酱、芝麻、香菜、醋等。经精细加工,味道很好。 延安荞面饸饹:由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的俗话。 吴堡手工挂面:纯手工制作,面细如丝,营养丰富。逢年过节,自然会吃一两次挂面。尤其是羊肉臊子挂面,想起来就不觉流口水。新土豆和鲜豆腐切成碎碎的小丁,海带切成小条,再放一些黄花和各种调料。这样的羊肉臊子挂面,闻起来扑鼻香,吃起来满嘴香……” 绥德油旋:色泽金黄油亮,层层饼旋薄如羽翼,外脆酥里绵软,油香扑鼻。 定边荞剁面:将荞麦面粉和成面团,擀成薄饼,用专用剁刀(月牙形、长约一尺、两端有柄,双手操作)剁成韭叶宽的长条,再将羊汤浇入即可。 榆林羊肉面:是田庄的一大饮食特色,到田庄不吃羊肉面就如同到西安没有吃羊肉泡馍。纯纯的羊肉汤、地道的田庄手工面,热气、香气、辛辣气扑面而来。 神木碗托:分为白面碗托和荞面碗托,是神木百姓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食用时可以刀切,可以爪挠,然后浇上酸醋调味,碗托利滑爽口,汤水清香可口。 西康沿线,乐享陕南温婉韵味 面食,虽不是陕南美食的主打,但却也有几样拿得出手的“绝活儿”,蒸面、浆水面、酸菜面、炕炕馍这些当地面食,不仅在安康小有名气,颇受欢迎外,也吸引了外地很多游客慕名前来品尝。特别是蒸面和“炕馍”,已经成为陕南人早点之首选,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 行车线路:西安—镇安—旬阳—安康 户县摆汤面:面与臊子分开盛放,妙就妙在这一碗上好的臊子汤,汤中配有黄花、木耳、油豆腐丁、西红柿、蒜苗、韭菜、葱花、肉丁等。一碗温汤细面条,吃时挑一筷头面条放入臊子汤中,来回摆动,让其充分沾上调味汁子。面薄筋光,油汪汤煎,酸香适口,有人赞“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象条线,吃到嘴里光又绵。” 户县软面:一筷子面条进嘴,软软的、滑滑的、筋筋的、粘粘的、润润的、满满的、喷香的感觉通过你的味觉、嗅觉让你感到活得充实和滋润。 安康蒸面:类似凉皮的面食一种,是陕南安康风味小吃一绝。它和“炕馍”已成为陕南人早点之首选,也是外地游客颇具口碑的风味小吃。 汉阴炕炕馍:又叫芝麻饼,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营养丰富,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栈喷香。信手拿起一个,敲击“砰砰”有声;倘若失手落地,则跌为碎片。老幼皆宜食用。 安康浆水面:相传该名是由汉高祖刘邦与丞相萧何在汉中所起,用时令青菜腌制出浆水,手擀细面,调入蒜辣子红油,令人口味大开,醒酒解晕,清酸爽口。汉中浆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关中的浆水面类似于酸汤面,是夏季常见小吃,浆水菜的菜多为芹菜。 摘自《汽车自驾游》杂志 1、点击右上角“…”或“—”,可将该内容“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2、点击该页顶部大标题下的“小今-”,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北京哪里治白癜风病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5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西公务员考试历年最低控制分数线汇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