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韩城城南村魏长城下的农耕家园二三里
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城南村,因地处魏长城之南而得名。古时秦魏之间,战争频仍。公元前年,秦国越过魏西长城,分兵两路与魏开战,夺取少梁城。魏国为抵御秦国从北边的侵扰,继续修筑由韩城龙亭原黄河岸边到洛河岸边的长城。目前,龙亭原上的城南村、马陵庄、论功村、大鹏村至阿池村等13个村,都有魏长城遗迹。尤其是城南村到马陵庄段夯土遗迹更为明显,底宽8米、残高5—6米,夯土层厚10厘米左右,有的地方还能看到当年烽火台的遗迹。魏长城的修筑,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它是战国时期秦魏河西之争的历史见证。它对于研究战国时秦魏等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有着重大意义,历史价值极为重要。年11月20日,魏长城被公布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志书上记载有“城南村古寨”和“城南村城”。古寨位于村东南,东临黄河,西靠土崖,东、南、北三面筑墙。创筑年代早于城南村城,今已不存。城南村城,北借韩侯城,周围另筑城墙,魏长城穿城而过。设四个砖洞门,有瓮城,上有城楼。东门外下坡就是黄河。东南方有文星塔,城外有城壕。城内有井12眼,有报时亭。据《重修城墙碑记》载:“康熙五十五年()筑城凿池,同治年间重修。”如今,村中八卦亭和古潦池仍存,塔已消失。城南村留有红色记忆。年,八路军东渡黄河时,韩城地下党组织委派徐岱云(城南村人)担任船工队长,他负责调度船工,分批将部队送往黄河东岸。村东黄河岸边,遗存有抗日时的水泥碉堡和多处地道。村子东、北、南三方,历史上曾建有大禹庙、关帝庙、法王庙、药王庙、火神庙、娘娘庙、财神庙、马王庙等多处庙宇,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戏台搬迁至潦池旁,当年的木雕仍然清晰可辨,算是给这个有着厚重历史的古村,留下一处乡愁记忆。八路军东渡黄河城南旧址魏长城城南段潦池古建来源:西部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15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以书画为媒深化民心相通中国陕西日本京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