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刷屏的校长唐江澎聊了聊教育这位陕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江苏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委员通道”上答记者“教育的真谛”之问时的精彩回答瞬间登上热搜。 唐校长说了哪些教育金句?孩子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我看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只 唐江澎:年5月生于陕西省洛南县。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江苏省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所所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社理事会理事,教育部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江苏省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三项;编写苏教版初、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及配套教材二十余册,参与统编本语文教材审查工作。 深思 一段教育的常识竟成为热点 记者提问 您想到过发言会刷屏吗?有没有收到反馈? 唐江澎回答 始料不及。上台时以为我是第二个发言,结果第一个问题就“抛”给了我,所以我非常紧张,才试图用“第一个问题难度系数就很高,校长也要学会做难题”来调侃缓解一下。 其实,熟悉我的人对这些话不会陌生,因为在不同场合我都说过类似的话,算是我平时对教育方方面面思考的综合,包括我说的好的教育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其实是我们锡山高级中学去年发布的“匡园毕业生新形象”。 非常感谢所有 此外,学习整理有利于提高效率,避免出现将时间浪费在找东西上。 最后,学习整理还有利于提升知识管理能力。尤其在信息爆炸时代,知道信息在哪里远比知道信息是什么更重要,这是帮助培养孩子“到哪里找所需知识”的能力。 而多阅读实际上是培养孩子终生学习的品质。但希望家长们了解,读书不是做阅读理解,不要让孩子过度追求逐字逐句解释,而要引导孩子体会陶渊明所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 另有两件事我也推荐家长一定要去做:陪孩子锻炼身体和做家务,前者帮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后者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像我说的“我们注定将生活在我们的学生和学生的学生所创造的未来社会里”,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身体健康,你未来生活的社会充满爱和温暖,那就这样去做吧。 睡眠 保证8小时以上睡眠 每天一节体育课 记者提问 您执掌的锡山高级中学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好做法? 唐江澎回答 我们学校是一所寄宿制高中,对学校管理而言,睡眠管理相对比较容易。只要我们能够坚定信心,切实为学生的健康负责,把作息时间执行好,我们就可以确保学生有8小时以上的睡眠。学校的具体办法是让熄灯时间至早上起床时间满8小时以上。因此学校一直坚持严格的作息时间:所有学生每天6点05起床,晚10点前必须熄灯睡觉,坚持体育、音乐等课程绝不为文化课让步,每天一节体育课,从高一入学到高考前夕。其实找准自身学习节奏、高效学习,远比疲劳战有效得多。 学校通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来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这主要考验学校管理者的信念、决心。 作业 把无效作业控制住 把总量砍下去 记者提问 锡山高级中学对于学生作业是如何管理的? 唐江澎回答 在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中,最难的是作业管理,因为它是与教学连在一起的整体环节。作业不可能独立于课堂教学外,因此是课堂教学一体化改进中的一环。最核心的还是作业管理,如果能把作业和课堂教学的改进统筹考虑,让作业真正发挥巩固所学知识、提供评价证据和延伸课后练习等作用,就能把低效、无效、机械的作业控制住,把总量砍下去,学生的睡眠、体育锻炼也就有了足够时间。 分数 分数不是全部 但绝不是不用重视 记者提问 您说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那么教育的全部是什么? 唐江澎回答 我认为教育的全部应该包括,学业与学术、品性与品味、适应力与胜任力三方面。 其中,学业与学术就包括分数,又不单是分数。分数只是对学生学业表现的一种评价结果的报告,只适用于测量能够测量的素质,比如纸笔书写的检测。但作为语文科目重要能力的口头表达能力就无法通过考试分数体现。 关于我说的分数不是全部,我也看到了网友的一些评论。但我绝非是不重视分数,而是想让上述三方面均衡发展。人是在各种矛盾中成长,要学会平衡,教育也一样。 均衡 公办民办彻底分开 限制跨市区招生 记者提问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江苏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唐江澎回答 一是把公办和民办彻底分开。比如年,无锡就对辖区内所有公办、民办学校进行了一次彻底整顿。民办学校就用民办的资本、投入、体系来发展,经过这些年发展,无锡的公办、民办学校都发展得不错。而年前,无锡也因公办和民办的边界处理不好,存在部分以公办资源优势和影响力经营民办学校的问题,不仅在市民中存在非议,也影响了教育生态的优化。 二是分区,也就是严格限制跨市区招生。自年起,江苏就严格执行限制跨大市招生,经过这些年发展,可以说江苏每一片儿都有不错的高中可供选择,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分布得也比较均匀。比如南通和镇江,已建立了严格的以县域为主的招生体制,还有一些城市,留了一点跨区招生的名额,比如我们锡山高级中学的生源86%来自惠山区,另外14%则面向无锡3个区。 但据我了解,全国还有不少省份考取清华北大人数的80%以上都集中在3-5所甚至一两所“超级学校”之内,越是“超级中学”现象严重的省市,“上学难、上好学难”的矛盾就越突出。因为一所学校挺出来,一批学校倒下去,而数所把“尖子生掐光、好教师挖光、清北指标占光”的“超级学校”强势崛起,会直接导致区域教育生态的整体恶化和教育水平的整体降低,弊害很大。这需要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共同协调整治。 快评 忽略学生健康这种教育谈不上高质量 高质量教育,不是面向一部分人,而是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出彩;高质量教育,不是简单的应试,而是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并举。 将分数视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成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天平,无疑是严重的跑偏。这两天,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的一段话刷屏,一组学生的健康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为了分数,把孩子们的健康都忽略了,这种教育根本谈不上高质量。 不少家长在焦虑与矛盾中进退失据,甚至做出无奈选择,比如要求孩子参加各类校外培训班,加重孩子的学业负担。家庭是人发育、成长、生存的首要基地,也是家校结合、共同筑起教育大厦的重要支撑,家庭教育应引起高度重视。 唐校长的话更应走进家长和教育者心中 只有认识到知识的美好、知识的力量,才能尽享学习的诗与远方。 唐校长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引起无数网友的共鸣,但这番话其实更应该走进家长和学校的心中。 教育,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寄托着父母的期盼,牵连着学校的升学率和招生率,事关国家的百年大计。而分数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高考的“通行证”,关乎着老师的业绩奖金和学校的竞争力。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下,尽管“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破除唯分数论”早已提了多年,却依然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教育,不仅仅是给与学生“鱼”,更是给与学生“渔”的能力。不管是家长还是学校,传道解惑并不应仅仅局限于学习,更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成长注定不是一场百米赛跑。相较于人生百年,若没有了强健的体魄、丢失了责任担当、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动力,他们或许能跑赢高考这场小考,恐怕也难以跑赢漫长的人生大考。从某种角度说,“唯分数论”的桎梏不仅仅存在于当今教育体系中,更存在于家长和学校的内心,成为了一种执念。教育不应只有分数,更应有诗和远方,这一点,值得所有家长和学校思索。 来源:华商报 ●今天,致敬了不起的她! ●出发去看看!5年以后,生活什么样? 监制 孙文生 审核 耿薇 责编 王皓 编辑 张雯婧赵志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12004.html
- 上一篇文章: 五项管理落地生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