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代长安佛教文化整体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遗迹,在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是非常珍贵的。在全国范围内,无论从文化的意义,还是宗教的意义,在历史文化的价值和现存遗迹的数量与影响来看,西安市长安区都是中国佛教文化第一大区。

西安市长安区的佛教信仰有历史悠久的传统。佛教传入中国不久,长安就成为佛教信仰兴盛的地区,至今仍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佛教一直是该区最主要的宗教信仰,与佛教有关的寺院和遗迹是该区最主要、也是最多的人文景观,当然也是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

据有关陕西、西安、长安志书记载,到清朝嘉庆时,长安境内有佛寺余座,其中汉代5座、魏晋4座、隋唐余座、金代3座、元代3座、明清27座,创建时间无考者25座。中华民国时期,长安境内仍有寺庙余座,但规模已大不如过去。

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眼下在长安区现存的寺院及其遗迹仍然非常多,作为一个区,这在全国非常少见。经政府登记注册的正式宗教活动场所有三十多座寺院,即:兴教寺、净业寺、华严寺、香积寺、百塔寺、圭峰寺、弥陀寺、大佛寺、沣德寺、牛头寺、海莲寺、亮碑寺、天池寺、石佛寺、平等寺、紫竹林、西山寺、观音寺、兴国寺、净居寺、西观音寺、宝安寺、慈恩寺、圣寿寺、清凉寺、兴庆寺、洗心茅棚、道安寺、洪福寺、救苦寺、至相寺、金佛寺、菩提寺等。

此外,寺庙遗迹和部分临时性宗教活动点,有灵感寺、西林寺、青峰寺、净尼寺、观音堂、破山寺、青蝉寺、新贯寺、观坪寺、灵园寺、黄峪寺、温国寺、法幢寺、翠微寺等数十处。同时,山上还保留有不少僧人墓塔,数量比较多,多散处田野山间。这些墓塔没有经过考古研究,无法进一步断定其文化价值,但无疑包含了许多文化信息。可以说,长安区到处都有佛教遗迹,而且这些遗迹动辄都有千百年的历史。不被人知道的,或者是还没有发现的、还没有进行过科学研究的遗迹,则更多了。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

对于长安这座城,李白有诗云:长相思,在长安。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位于长安城外渭水之畔的终南山,也随着这千古的时光流转被沉淀的更加厚重。隋唐之时,长安的佛教最为鼎盛,不但京城佛寺林立,雄奇秀丽的终南山也成为僧家建立寺院、栖身静修的处所,故有“一片白云遮不住,荡山红叶净是僧”之说。

佛教在中国,每以译出经纶而命名宗。汉传佛教现流行的有八宗,分别是天台宗(也称法华宗)、禅宗(亦称佛心宗)、华严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密宗等。除前俩宗形成于江南之外,其他六宗均发祥成长于长安,因而也有长安佛教之说法。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终南山北麓之凤凰山有间寺庙净业寺,亦称白泉寺,是中国佛教律宗祖庭,为樊川八大寺之一。创建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年)高僧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仿掌谷(即沣峪)修习定慧,所住的地方没有水,就挖地取水,挖地有一尺,清泉涌出,因此称所住之处为“白泉寺”。为高僧道宣修行弘律的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的发祥地。

"净业寺在唐初之时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场,因而成为佛教律宗祖庭。

《长安古刹提要》载:"律宗之净业寺,犹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终南山,又称为南山宗,今寺为各丛林之冠。律宗后由道宣再传弟子鉴真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后世研习律经,都以道宣的解释和规定为依据,至今中国出家的僧徒仍大多以道宣的学说为自己持戒的楷模。

净业寺处于凤凰山腰高处,坐北朝南,东对青华山,西临沣峪河,南面阔朗,可眺观音,九鼎诸峰,站在高处,山风阵阵,热汗顿消,清爽异常。实在是一个静心清修的好道场。凤凰山山形如凤、地脉龙绵、山势奇古高峻、林壑幽深。净业寺内庭草木葱郁,建筑大多都是后来仿唐式风格重修的质朴庄严,也算得上是繁华洗尽,只现纯真。

正所谓“终南一何秀,古寺见云间”。没错,不管是时尚的西城香巴拉,或是古朴的南山净土,一定是香气沁鼻、晶莹美好的心灵天国。“何当会此景,净业再问禅”,一切还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净业与静心开始。

如果说长安区终南山诸寺是人们洗涤心灵的地方,那么坐落在这座灵秀青山之下的丹青茶宿就是净业化障后抚慰心灵的处所。

长安华严寺

??

长安华严寺胜景

长安华严寺

现存的这些寺院和遗迹早已受到国家的重视,有许多分别是国家以及省、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总体来看,保护的状况还不是很乐观,有数量多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因素。除了信仰历史悠久和寺院遗迹众多之外,说长安区是中国佛教文化第一大区,还因为在全国范围内比较,长安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和现状有以下其它区县所没有的三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宗派发源地多,而且比较集中。

宗派是“中国佛教”的标志,其发源地称为祖庭,佛教徒视为圣地。中国八大宗派中,华严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等四宗的形成与发展,分别与兴教寺、净业寺、华严寺和香积寺有直接的关系,百塔寺则是三阶教的祖庭。其它沣德寺、至相寺、翠微寺、天池寺、道安寺、西林寺等,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些祖庭的分布比较集中,多在方圆十几公里之内的秦岭北麓。

唯识宗祖庭长安护国兴教寺山门

第二个特点是从古至今,在海内外一直有很大的影响。

任何宗教都讲究“正宗嫡传”。在中国佛教现存的“祖庭”级寺院中,长安区保存的最多,也因此海内外佛教信徒络绎不绝。如笔者在日本和台湾等地考察佛教时,两地都建有玄奘寺,信徒都知道长安区的兴教寺玄奘塔,很多寺院供有玄奘像。在台湾华严专宗学院,极虔诚地供奉着华严五祖杜顺、智俨、澄观、法藏和宗密。长安区是这5位华严宗祖师长期弘法传教的地方,并且死后埋葬在这里。研习净业寺律学和香积寺净土法门的也非常普遍。道宣的“南山五大部”一直是中国汉传佛教戒律制度行持的指针。中国早期弥勒、弥陀并弘,自善导之后,弥陀净土传遍天下。

??

还有,西安市长安区有历史悠久的静修传统,以“隐士文化”而名闻天下,至今还有许多海内外信徒仰慕不已,入山静修。

第三个特点是,这些遗存有整体性的时代特征,是隋唐文化丰硕成果的遗存。

长安区的佛教文化在历史上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城长安国际性文化的精华部分。隋代全国统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向鼎盛阶段。唐代相继,两百多年间,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强盛,成为全世界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莫不以“唐人”的称呼为自豪,反映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敬和依恋。五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下坡路,至清代后期更沦落为世界列强的殖民地。事过境迁,长安区的遗存便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贵的财富,而且它的文化内涵具有整体性的、典型的时代特色,也比同时期敦煌、五台山等地更为丰富,更为现实。

除以上三大特点外,长安区的佛寺遗存还与良好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虽然不是最主要的特点,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古代的长安区地区就是京城最方便的游览休闲胜地,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现在,如翠华山、南五台、嘉午台、鲸鱼沟、高冠瀑布以及大峪水库等,依然景色秀美,吸引着不少游人。另外,这里还有非常丰富的地热资源、便利的交通,为不同的人提供了方便。

总之,关于文化价值的判断,起码应考虑到以下四方面因素:一是古代辉煌的历史文化,二是当代珍贵的文化遗存,三是积淀在人们思想中的区域性或特殊性文化意识,四是这种文化的连绵不断的持续性和完整性。由此而言之,西安市长安区佛教文化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w/12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