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磅文章,郑重抄送
旁观陕西,互联中国,不同视角,不同价值,秦透社,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平台! 来源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按:这里,我们十分郑重地向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以及一切关心西安和陕西发展的人士推荐贾文山教授的这篇文章:《西安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当然,我们希望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也能看看。秦透社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能反映西安以及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发挥应有作用的文章!其中的核心观点,秦透社发表的文章在过去也有一定表述(请看左下角“阅读原文”),十分赞同!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对于西安和陕西以后发展的方向,对于西安和陕西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对于西安和陕西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应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 引子古都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中应占有何种地位?在人类文明历史和未来,西安应该具备何种价值?贾文山教授对西安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冷静的分析、比较、和评估,指出今天的西安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影响力。主要原因是其狭窄和低下的行政定位束缚了西安的手脚。贾教授从全国、全亚和全球视角对西安的未来提出战略再定位。在中国,西安应恢复其中华文明中心的地位。在亚太,西安应恢复其亚太文化交流中心地位。在全球范围内,西安应扮演亚太文化的代表勾连和影响东西南北。最后,他探讨和论证西安恢复国都和中华文明中心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其他常委于年11月29日在北京市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讲话时,首次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概括为中国梦,并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而奋斗,力争在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达到全面复兴。年9月7号,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采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和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作者认为,在习近平眼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则是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战略步骤。习近平不说自明的是,当今的陕西省会西安,故名长安,曾经是中国13朝代乃至整个东亚和欧亚的首都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源地的西安在当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理应再次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从此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应该是作为中华古代文明中心的西安或古都长安的复兴。只有西安重新崛起和复兴才有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成功;只有以西安引领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即中亚或欧亚的崛起,才有中华民族的复兴。一个复兴的古都长安理应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奠基石。 然而,公元年宋朝建都开封市后,西安不再是国都了,也不再被视为中华文明的中心了。今天西安理应扮演的中华文明中心的角色却被北京和上海悄悄地但经常不合适宜地共同替代了。而今的西安仅仅是陕西省省会所在地,最大的非正式定位是西安被看作中国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自年以来,西安的战略地位不断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安被定位为西北局所在地。年西北局撤销后,西安不再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中心,仅仅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早在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前的年,中央已把重庆市提升为直辖市,担当起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的角色,西安再次错过恢复其历史上重要战略地位的机会。今天的西安定位与其历史地位,历史影响力及其潜力极不相称,极大地限制了西安在全国,在欧亚地区和全球范围内理应发挥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因此,本文集中论证西安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全国性,欧亚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战略定位才能再次肩负和完成其历史重任,再现历史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欧亚地区和全球的安全、和平和繁荣作贡献。 I.西安的全国定位 百度网显示世界和两岸三地绝大多数华人对西安产生以下共识:西安是中华民族的龙脉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故乡;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历时年;建都朝代最多,共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人类文明史,尤其是古代史上,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的知名度远胜东方任何一个都市。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最鼎盛时期-唐朝的首都,不仅统一了中国,打造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模式,而且策划、推动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崛起,造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内圣外王的天下体系,博采众长的开创精神,为后来的东亚文化一体化和以陆海丝绸之路为形式的人类第一次实质意义上的,以贸易和文化交流为主干的,非暴力性全球化做了充分的准备。大长安无一不是中华文明中心的标志。坐落在大长安南端的著名秦岭山脉,乃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它的北边是中华祖先黄帝陵和革命圣地延安。长安的周至县是道教发源地。而它的远郊宝鸡则是儒家创始人孔夫子敬仰的周朝礼治之乡。宝鸡境内的法门寺是亚太和欧亚佛教中心,其邻居咸阳却开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朝代-秦朝。而东部的临潼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所在地。 以上的定位都是中华民族对西安的历史定位。北京是当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但从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意义上讲,作为中华文明的中心是西安历史的本来面目。西安作为首都的历史共有年之久,而北京作为首都仅有八百年的历史。在西安建都的历代政权都由汉族主控,而将北京作为首都总共八百年的历史就有近四百年由外族武力夺取和掌握政权。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以京为都近百年(-)。由满族建立以京为都的清朝长达年(-)。而今的北京处处都留下蒙满的印记,连北京话都是源于满族语。中国最好的大学,当今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当代众多的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清华大学都是满族当政的清代留下来的。而后人从没有试图将清华大学改名(如改成“中华大学”),消去满族统治者给这所大学留下的满族统治的历史印记。以上这些历史事实不仅表明当代中国政府和社会对蒙满等各个少数民族抱有值得称赞的谅解和深度包容,同时也说明北京作为中华文明中心的底气不胜似西安。西安作为国都的历史不仅大大长于北京,它在中国历史上更加包容和璀璨,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扬光大发挥了关键作用。 上海历史上是西洋租界地,所谓“十里洋场”,是去中国化的产物。今天上海是现当代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外国文化在中国的试验场,远远够不上中华文明中心的地位和称号。相反,由于过去三十年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中央对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城市采取了极大的战略和财政倾斜,上海市享受到了许多本来作为中国内陆城市代表的西安应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和机会。笔者认为这不仅对西安不公正,更重要的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急需作出调整。西安才是中华文明的中心,而上海不是,这是不可争论的历史事实。今天恢复西安中华文明中心的历史地位,建议首先清楚认识、调整和矫正中央过去对上海的战略定位。 建议中央把北京和上海在过去六十多年共同替代西安作为中华文明中心的角色还给西安和陕西。建议西安改用原名长安,以便历史传承。建议设立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和西安作为中华文明中心的双国都机制,或包括作为中国经济中心上海的三国都机制。国家领导人应在北京和西安两地,或北京、西安、上海三地,轮流办公。多国都机制有先例。美国华盛顿特区为美国政治首都,波斯顿市乃美国文明中心,纽约市则是美国金融中心。伴随奥巴马总统的重返亚洲战略,洛杉矶市从世界大众文化之都提升为美国公共外交之都。因此,位于洛杉矶市郊的安纳伯格庄园,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习近平国家主席轻松会面之地,已严然变为西部白宫。(而今广州-深圳-香港可与洛杉矶对等扮演中国大众文化公共外交之都。这样,中国也可建立四大国都以北京为核心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体系)。这样作至少有几大好处。一,建立多国都体系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和浪费。权力和资源分配结构相对扁平有利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有利于打造中国亚洲和全球品牌,提升中国对各个周边的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二,可以解决“首堵”问题。因为农民工会分流到其它国都。三,权力结构会变得相对流动性强,大大降低单一首都,尤其北京近海位置所带来的战略风险。 建立多国都体系不仅具有以上战略意义,象征意义的价值也不可低估。恢复西安国都或帝都地位应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迈出的一个重大步骤,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也将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正轨。民族文明的复兴乃是民族复兴的实质和灵魂所在。因此,一个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复兴最终应该是这个民族的文明复兴。不恢复西安中华文明中心的历史地位而谈中华民族复兴将会名不正言不顺,势必造成重大战略失误。虽然有个别学者做过西安丧失全国政治中心原因的探索,试图论证西安地理位置偏西、交通信息封闭、资源枯竭、乡土观念浓厚和易于受到西域外来民族袭击,不再适合作国都,但是,历史人文资源仍然无比丰富的西安,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已经是现代交通和信息网络四通八达,农业、工业、高科技产业和教育产业等走向繁荣的开放性国际大都市。由于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西安的地理位置不再是偏西,而是变得正中了,变为承上启下和东西南北的交汇处,大大增加了西安恢复中华文明中心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定国都时西安得到的赞成票只比北京少一票,这说明恢复西安作为国都的建议具有强大的民意基础。 只有西安恢复其中华文明的中心地位,中华文明的完整性、整体性和中华文明全局观才得以恢复,就会停止当今因为地方行政划分方块管理构架所造成的对中华文明发展和弘扬战略人为的支离破碎化,“形成无序的内部竞争”。例如,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心腹地的多省市各自挖掘推广属于自己地盘的中华文化资源。山西省文化推广口号是“华夏文化看山西”;河南省的宣传口号是中华文化河南;甘肃省吹嘘华夏文化看甘肃。也许因为陕西省内剱,受限于既有的地方行政构架,没有做过任何类似中华文明看陕西之类的宣传口号。西安一旦恢复中华文明的中心地位,就可协调领导全国各地,尤其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心腹地的多省市,共同携手修复,完善,挖掘和推广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中华文明工作。具体讲,作为中华文明中心的西安,应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统筹安排,全盘领导。 历史的轮回,看似偶然,其实乃不可逆转的必然。而今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奋斗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本人是陕西或西安人。现任中共中央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在陕西插队、上大学和工作过。这似乎是历史对西安恢复中华文明中心地位的深沉召唤,为西安恢复国都的努力提供了强大的合法性和动力。恢复西安国都和中华文明中心的地位是顺应中国历史的召唤。 恢复西安作为中华文明中心的历史地位会极大地提升西安对全中国和全世界华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和凝聚力。从商业角度讲,将会大大提升西安以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华人或认同或热爱中华文明的其他族人甚至会大量地移民到大长安,会使西安房地产显著增值。 II.西安在东亚,中亚和东方的战略定位 西安曾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西安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最鼎盛时期-唐朝的首都,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复兴,更重要的是以其博大精深的和谐文化,内圣外王的天下体系,博采众长的开创精神设计,主导和推动了东亚文化一体化,形成亚洲历史上著名的包括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的东亚和包括部分东南亚地区的儒家文化圈,通过丝绸之路对中亚、中东、欧洲和非洲等地区发挥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对欧洲的现代化诸如印刷出版传媒现代化、航海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陶瓷器、丝绸、中药、太极功夫等对世界各民族产生的潜移默化作用也不可估量。而异国物种如马匹,植物如石榴、核桃,佛教、景教等则传到了中国,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 西安不仅曾经是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中心和欧亚地区推动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旗舰城市,更是东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隋唐朝代,尤其在唐太宗李世民时代,日本遣唐使十多次来长安学习中国文化。玄奘不远万里印度取经。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和本土道教与儒教共存共荣,日本还通过中国学习汉化佛教-禅宗。隋唐的帝都长安,演绎了人类亘古未有的跨越多洲,多文明体系的大贸易和大交流。作为人类首次具有实质意义的全球化波浪,丝绸之路诱发了欧洲对东方的梦幻和对东方文明及其物质财富的向往,为以殖民主义为特征的英式全球化客观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而今的西安,虽然拥有全国城市第三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咸区、内陆港和曲江文化区,限于它在既有的行政构架中的级别和权限,又由于过余西化和缺乏充足中华文明视野和元素,其对外辐射和影响力仍然薄弱。过去多年,国家、陕西和西安政府计划把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城市”。(年6月,伴随着国家发改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发布,陕西省政府提升西安的战略定位,计划把西安建成“国际化的大都市”)。至今全世界几百个国家几千家使馆领事馆,只有韩国和泰国在西安市设立了领事馆。在亚太、中亚和欧亚地区,西安至多被视作中国古代文明旅游中心和东亚文明考古中心之一。八十年代初期,西安市和陕西省政府曾一度计划推到西安城墙,把西安建设成欧美式现代化城市。因为日本旅游群体反对才罢休。否则,西安甚至都会丢弃它中国古代文明旅游中心和东亚文明考古中心之一的地位和称号。 西安作为十三朝共多年历史的帝都,曾经扮演过至少几百年历史的东方文明中心和国际或全球性大都市的角色。我们要做的就是恢复其东方文明中心和全球性大都市的地位。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恢复西安作为亚太文明中心的地位就是重启中国古代五百年在东方建立和实施的和谐统一的天下体系,提升中国在亚太的软实力,重新界定中国和亚太邻国关系,消解美国重返亚太打造的霸权体系的影响,使亚太恢复到前现代长治久安和谐秩序。 具体来讲,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西安应该作为亚太和欧亚区域组织的首选会址。比如落户在上海的上海合作组织和欧亚经济论坛,建议移址西安。2.吸引和鼓励全球性大公司亚太总部落户西安。3.吸引和批准多个亚太和欧亚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机构。4.打造以诠释和推广中华文明,促进文化交流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全球性文化产业集群,做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紧要的就是解开限制西安发展的行政套索,恢复中华文明的荣光,将西安提升直辖市或国都,使它重新扮演起引领亚太文明交流走向角色,在全球扮演起亚太文明的代表。 III.西安在全球的战略定位 如上所述,西安以其博大精深和谐文化,内圣外王的天下体系,博采众长的开创精神,开放包容的普世价值设计,主导和推动了以陆海丝绸之路为形式的人类前现代第一次实质意义的以贸易和文化交流为主干的非暴力性全球化,为人类现代化的两波浪潮-英式全球化和在其势微时脱颖而出的美式全球化奠定了一些基础。因此,西安在人类全球史上的独特地位受到中外学者的一直认可。例如,RichardB.Mather在他写给V.C.Xiong的一书《隋唐朝代的长安:古代中国都市史研究》前言中写道:Attheheightofitsgloryinthemid-eighthcentury,Changanwasthemostpopulous,cosmopolitan,andcivilizedcityintheworld(“在八世纪中叶,在其鼎盛期,长安的繁荣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最开放,和最文明的城市”)。 具有全球眼光的顶级政治家也不例外。他们不仅把西安看作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而且把它看作整个中华文明的中心和代表。至今已有两百多位国家元首在访华时第一站或第二站就是西安。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国事访问首站就是西安,然后是北京,最后一站是上海,赋予西安以应有的礼遇和尊重。印度总理莫迪年5月对中国的国事访问路线比照克林顿,首站也是西安。克林顿和莫迪访问中国别致的行程安排对西安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独特地位分别做了具有世界意义和亚太地区意义的注解。如果中国有关决策机构当年没能够就西安的当代全球战略定位上从克林顿的中国访问路线的独特安排中得到启示,那么,理应在陕西、西安籍的中国国家元首习近平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口号中得到启示,即二十一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首先意味著恢复西安作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明大都会地位和影响力,为顺应世界权力的中心和秩序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推波助澜。 只有恢复西安的中华文明中心地位和恢复西安欧亚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位才能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欧亚地区最大限度地弘扬中华文明精神和促使文明间交流向纵深发展。只有这样,以西安为中心的中国版本丝绸之路才最具备历史的正统合法性、延续性、独特性和普适性。丝绸之路是贸易,文化交流与和平共处的象征,是中华文明天下体系实施的历史范例。而今习近平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打造中华文明达到人类文明巅峰多年后又一个人类文明的巅峰-丝绸之路2.0和中华文明天下体系2.0。丝绸之路2.0和中华文明天下体系2.0不仅在广度和深度要超越历史上丝绸之路1.0和中华文明天下体系1.0,更重要的是对英美全球化模式进行批判性吸收,力求超越具有一元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易于造成文明冲突的英美全球化模式,打造多元与和谐世界之道。如果以中国其它城市为中心打造中国丝绸之路2.0则名不正,言不顺,不具备西安自身特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在中央于年开始实施区域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布局后被重新定位成“国际化大都市”的西安,最多可能被建成中国西部具有国际区域影响力的经济文化中心,远远不会成为复兴中华文明,改善全球秩序的全球文明都市。 从国际战略上讲,欧亚大陆已成为世界大国二十世纪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前期的必争之地。到目前为止,全球大国都制定了符合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丝绸之路战略。中国政府早在年就正式提出打造现代丝绸之路的战略。美国届国会年通过了丝绸之路战略法案,然而没有得到美国参议院的通过。年7月20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访问期间就21世纪美印关系发表讲话时,重新提出以美国为主导,以阿富汗为中心连接南亚和中亚的所谓“新丝绸之路”计划,并正式邀请印度加盟,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等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大国都没有在被邀之列。因此,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地缘政治性很强。以期通过用美式民主人权和自由等价值重新定义的新丝绸之路改造掉中亚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缩小中俄在中亚的影响力。欧亚经济联盟是步欧盟后尘的仿制品。最早由喀什克斯坦总统于年在莫斯科州立大学演讲时提出,目的是连接欧洲和东亚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同时消弱中美,尤其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恢复前苏联的荣光。笔者认为,以西安为中心的中国丝绸之路2.0战略最具竞争力,将最终胜出。原因如下:1.以西安为中心的中国丝绸之路2.0具有古代中国打造丝绸之路1.0的丰富经验。2.以西安为中心的中国丝绸之路2.0建设是以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强大综合国力(包括超大的人口基数,巨大的消费市场,超高的储蓄率,举国上下强烈的创新和创业精神,正在被激活的丰富的文化资产等)为坚强后盾。欧亚经济联盟人口仅占中国总人口的八分之一,经济总量三万亿,只占中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美国国力自9.11以来总体上相对衰落。因其债务缠身,国内治理不力,对国际事务领导力不从心,其国际战略处在收缩阶段。再者,因其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和全球网络监控,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道德形象受到硬伤。希拉里的“新丝绸之路”原来雷声大,雨点小。现在,在她卸任国务卿后,似乎雷声小,雨点消了。而奥巴马总统似乎更多的精力花在拆散俄罗斯的版本的丝绸之路-欧亚联盟,客观上帮中国消弱了来自俄罗斯的竞争。中国丝绸之路战略却似乎步步为营,步步为赢。中国丝绸之路战略主打经济牌带动文化交流,以文化之,以期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格局与秩序。 一旦西安被重新定位成为代表亚太地区的全球性城市,国际和国内政府等相关机构就应对现行的战略布局作出必要的大刀阔斧的调整。如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应设在西安而不是上海。上海是中国或亚洲经济中心或是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心,但不是亚洲文明和欧亚文明交流中心。上海合作组织应叫西安合作组织或长安合作组织,因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大多地处中亚丝绸之路区域,和西安具有天然和历史纽带及共同归属感和亲近感。以弘扬东方文明和促进全球文化交流为内容和宗旨的东方好莱坞该落户西安,而不是青岛。面向全球通过影视重新再现以隋唐长安为中心的中华文明诞生、发展和繁荣的纷繁历史画卷理应是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东方好莱坞落户西安会使编导演人员和观众身临其境。全球性或区域性非盈利机构及多国驻华或驻亚太外交机构,大使馆、领事馆等,均应首先考虑落户西安。世界、亚洲和中国强企业都应积极考虑将其亚洲总部落户在西安。 结论 中国、亚洲和全球拥有多个类似我国上海的大都市,但全中国、全亚洲和全人类却只有一个西安。西安不仅属于中国和亚洲,也同样属于全人类。让我们将西安从陕西省会恢复到中华文明中心的地位吧!让我们让长安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繁荣和最文明的城市吧!让我们把“西安”(WesternPeace)的名称换为“长安”(PerpetualPeace)吧!最后,让我们用中国西部的长治久安创造出全中国、全亚洲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长治久安吧!读者要问我为什么,我的回答是:这是响应中国历史的召唤!这是响应亚太历史的召唤!这是响应世界历史的召唤!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中华民族响应这三重历史召唤的时候了! 作者简介: 贾文山,美国麻省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国家发展研究和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任国际跨文化研究院院士兼董事。出版独编译著共十多部,发表论文章节共六十多篇,曾荣获国家跨文化研究院跨文化研究杰出成就奖和查普曼大学教授最高研究奖王-富来德.金讲座教授。他还兼任均为SSCI的英文学刊国际跨文化关系和亚洲传播学刊编委。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并注明来源,本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jy/6321.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西省委省政府联合督查组莅临青岛啤酒渭
- 下一篇文章: 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会见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