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陕西省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第期)

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赵宝田在7月26日召开的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作了陕西省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指出,年7月至年6月底,全省审计机关共对个单位、项目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增收节支22.72亿元,挽回损失9.21亿元,核减工程建设资金33.22亿元,制定整改措施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向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件,移送处理人员人。

报告认为,全省各级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双增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但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省级具体组织预算执行及编制决算草案方面。

1.预算分配管理不规范,预算执行刚性不强。一是部分省级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未分解到单位和项目。年,省财政厅批复下达的省级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未分解到单位和项目。二是省级国有资本支出预算下达晚。年12月,省财政厅下达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出资资金、高层次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三是部分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率低。省财政厅下达部分省级预算单位的年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低。

2.财政决算(草案)部分事项不准确。一是少计省级收入。年,省财政厅将城市放射性废物收贮费收入.55万元作为财政存量资金,未计入省级收入。二是国有资本收益未足额上缴一般公共预算。年,省财政厅按规定应从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一般公共预算2.亿元,实际上缴2亿元,少上缴万元。

3.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一是未完整建立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年,省财政厅未按我省实施方案要求,制定省级对地方转移支付、省级部门支出、省级政策支出绩效管理办法,修订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二是未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年,省发改委未对已建成投资项目开展后评价工作。

(二)省级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方面。

对85个省级一级预算部门单位年度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核查,对21个部门单位开展了重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1个单位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完整;15个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37个单位无预算、超预算等支出.95万元;21个单位预算执行率低;8个单位违规向非零余额账户转款.78万元;8个单位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万元;26个单位收支核算不准确等4.91亿元。

对54所省属高校年度预算执行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核查,对9所省属高校开展了重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3所高校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完整;29所高校应缴未缴财政收入2.14亿元;8所高校无预算、超预算支出.56万元;5所高校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98万元;18所高校收支核算不实等2.35亿元;17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8所高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8所高校后勤食堂管理不规范。

(三)市县政府财政收支方面。

对7个市县政府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个市县预算编制未细化;1个县无预算拨款万元;2个县预算执行率低,部分科目年度预算执行率仅63%;2个县滞留财政专项资金.42万元;3个市县未清理盘活存量资金4.92亿元;3个市县往来账款清理不及时11.3亿元。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一)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分配使用方面。

按照审计署统一安排,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年中央财政直达市县资金分配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市县政府能按照要求使用直达资金,为我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出了积极贡献。发现的主要问题是:5个市县未及时细化安排资金1.29亿元;17个市县区未及时下达预算指标、足额调拨资金;57个市县区个建设项目进展缓慢。

(二)减税降费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

持续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开展减税降费和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结果表明,有关地区和部门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进“放管服”改革,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现的主要问题是:6个市县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2个市“僵尸企业”处置工作进展缓慢;7个县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理进度慢;4个县区未落实收费标准公示要求;9个市县区行业协会管理不规范;8个县区稳就业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2个县区稳就业培训未达效果,就业人数少或无人就业;2个县区稳就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三)十四运场馆项目建设及专项经费管理方面。

持续对十四运场馆项目建设情况开展跟踪审计,对场馆项目竣工决算及十四运专项经费进行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地区部门单位能积极推进场馆项目建设,执行工程项目、基建财务等管理制度和财经法规。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个单位未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18万元,违规提前支付工程款万元,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33万元。

(四)文物保护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方面。

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年文物保护政策落实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表明,我省考古科研成果突出,文物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安全管控持续加强,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发现的主要问题是:70个文保工程管理不规范,82个文保单位管护不到位;27个文物收藏单位藏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基本建设需求与考古力量不足的矛盾突出;馆藏文物定级不及时;文物保护资金预算未细化;文旅融合深度不足,文物保护宣传利用展示有待加强;革命纪念馆文物展陈更新不及时,修缮保护利用难度大。

(五)省级科研资金管理使用方面。

对7所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表明,相关单位能够落实科研政策,规范使用科研经费。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所高校58件大型科研设备未发挥共享效益;5所高校、科研院所项目共享信息平台不健全;6所高校、科研院所部分项目未按时结题;3所高校未及时盘活存量资金.23万元。

(六)信息化建设方面。

对我省个单位信息化建设情况开展了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单位能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发现的主要问题是:4个单位5个信息化项目建设不合规;7个单位8个信息化项目绩效不佳;7个单位信息系统人员管理不规范;2个单位4个系统异地灾备、容灾备份不规范。

三、“三大攻坚战”审计情况

(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

对5个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区)25家融资平台和金融类公司年度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19家公司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融资资金;1家公司对外投资形成损失风险0.98亿元;7家公司60个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

对4户企业和下属财务公司融资管理及风险防控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户企业未严格执行贷款及风险分类、资金归集制度;1户企业发放的委托贷款逾期4.21亿元;3户企业产权收购效果评价制度缺失,超过董事会批准额度对外新增融资,逆流程审批借款,向超债务指标下属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方面。

持续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审计。年,对10个省级部门和10个县区至年乡村振兴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省级相关部门和县区能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及后续扶持工作。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个县区项目管护不到位;2个县区4个环境整治项目闲置,2个县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不到位;3个县区6个安置小区公共服务水平低。

(三)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方面。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制定实施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审计至年规划,对省级相关部门和涉秦岭保护县区进行全覆盖审计。年,对剩余的3个厅(局)、14个县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开展了审计,对前两年审计的28个县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回头看”。结果表明,相关部门和县区按照“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要求,积极推进秦岭违建整治后续工作和“五乱”问题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个县未及时拨付专项资金.9万元;5个县区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到位。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对9个县市区至年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开展了专项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县市区积极推进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渭河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发现的主要问题是:4个县市(新城)家企业取(用)水管控不严格;4个县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覆盖面不足;3个市县(新城)未推行中水利用、设置中水生产设施;3个市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营不合规;5个市县区18个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四、民生专项资金和项目审计情况

(一)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方面。

持续组织对全省年度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表明,相关地区和部门单位能贯彻落实医保基金管理政策,加强医保基金管理,促进医保基金高效运转。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个市医保减免政策执行不规范.57万元;6个市医保机构违规支付资金万元;9个市部分医疗机构通过过度医疗、规避控费,违规享受医保基金.81万元;6个市人重复参保。

(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方面。

对全省年度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结果表明,各市县区能贯彻落实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政策,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基金运行总体安全平稳。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个市名重点人群未享受养老补助资金46.9万元;9个市养老保险金账户少计利息.73万元。

(三)中小学教育政策执行及收费方面。

对全省中小学教育政策执行及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结果表明,各市县区能认真落实中小学教育政策,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现的主要问题是:13个县区财政资金落实不到位1.73亿元、下达不及时.99万元;36个县市区未设立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水平专项资金;8个市县区违规使用专项资金.91万元;18个市县区学校未执行政府采购制度.96万元。

(四)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使用方面。

持续对全省保障房建设管理情况开展跟踪审计。去年底,组织对3个市23个县区年度保障房建设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有关市县区认真落实中省住房保障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保障房建设管理。发现的主要问题是:8个市区53个棚改项目50,套公租房逾期未完工;5个区34个安居工程项目未批先建;4个市县区未建立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平台;13个市县区承租人不具备资格名;5个市县区应收未收租金.78万元;3个市区未及时上缴房租、易地配建费等。

五、重点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持续对8个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7个项目未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2个项目因设计不合理或管理不规范,增加投资.93万元;8个项目多计投资;6个项目试运营满3年未组织竣工验收。

六、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审计情况

(一)国有企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方面。

对省国资委监管的全部34户省属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表明,相关省属企业积极克服疫情等困难,实现了年度资产总额和营业总收入持续增长。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4户企业总体上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配套率低;11户企业违规担保;6户企业出借资金无法收回或存在风险7.67亿元;7户企业投资已形成损失或潜在损失风险6.85亿元。

对10户国有企业和2户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开展了全面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5户企业对子公司出资不到位6.87亿元;6户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内控制度不健全;3户企业专项资金滞留2.45亿元;9户企业资产、收入等数据不实;5户企业往来账款长期挂账未清理;3户企业土地等国有资产长期闲置;8户企业55个建设项目管理不严格;4户企业未及时缴纳税费0.31亿元。

(二)国有企业基金运营管理方面。

对省属11户国有企业77支私募基金运营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是:9户企业30支基金募集渠道单一,实缴资金到位率仅33.65%;4户企业5支基金未按规定备案;5户企业13支基金8.29亿元闲置;2户企业3支基金投资形成潜在损失1.5亿元;5户企业17支基金管理使用不规范。

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情况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

全省审计机关对个单位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领导干部在贯彻重大经济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认真履职尽责,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发现一些问题。

省审计厅组织对2个设区市和28个县市区58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4个县区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机制不健全或未有效执行;11个市县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3个县园区建设、管理不规范。

对24个省直机关和事业单位29名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5个单位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3个单位27个重大项目进展缓慢。

对7户省属国有企业11名主要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2户企业未按规定时间处置11户“僵尸企业”;3户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3户企业未完成经营目标、层级压减等指标。

(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履职方面。

全省审计机关对个单位名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情况开展了审计。结果表明,相关领导干部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措施,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较好完成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但也发现一些问题。

省审计厅组织对2个厅、2个设区市、9个县市区23名主要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职责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3个市县区滞留退耕还林和环保专项资金1.4亿元;1个厅和1个县区挤占、挪用水利专项资金.52万元;2个厅和8个市县区12个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八、问题原因分析及审计建议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其存在原因,我们建议:

(一)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确保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政策措施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管好用好财政直达资金和债券资金,落细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做大做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秦创原”建设发展,优化和稳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要当好秦岭生态卫士,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关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二)结合实际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制度。要围绕“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深化改革,梳理出、解决好现行制度规定与中央最新要求和陕西具体实际不适应、不衔接、不配套以及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定的导向引领和约束规范作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行政效能革命”,健全配套机制制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吸引国内外资本聚集三秦大地,大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在陕西迸发活力。要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制度执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在陕西落地生根、有效执行。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大力推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要认真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紧日子”里过出“好日子”。打破预算分配基数依赖和利益固化格局,完善预算安排与存量资金资产资源盘活的统筹衔接机制。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切实盘活滞留、闲置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资源,不断健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配套措施,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和结果运用,尽快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要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预算管理规范、透明、高效,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

(四)追责问责落实责任,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到位。要切实落实被审计单位整改查出问题的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干部的首要责任,强化检查考核,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甚至虚假整改、拒绝整改的,要进行约谈、通报和问责,情节严重的要依纪依规严肃处理。要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健全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督查、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检查的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要把推动整改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对一些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要认真研究治本之策,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x/1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