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话竟然上榜最难懂十大方言,这不科学呀
陕西话竟然上榜最难懂十大方言,这不科学呀
最近一份“我国十大最难懂方言”, 刷屏各大网站。 瞄了一下发现... 我们陕西话居然也 上 榜 了 ! 就搞不懂了, 我们陕西话哪点难懂? 看看上榜的这些像天书一样的方言, 陕西话,简直就像送分题一样的简单好懂啊! 而且 明明额们社滴很表肿…… 第一:温州话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讲鬼话。”在中国最难懂十大方言中,温州话排行第一。 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作用。 在美剧《盲点》中,温州话因其难懂的特点,被称为“恶魔之语”。咱们姑且找几个简单的来感受下~ 普通话:很高兴看到你→温州话:喊搁相次甲尼普通话:天气真好→温州话:踢次脏和普通话:麻烦→温州话:目伐普通话:不客气→温州话:副哟卡次普通话:没关系→温州话:挠该亿普通话:进来吧→温州话:找累哪普通话:你真漂亮→温州话:尼脏色和 第二:潮汕话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发音复杂,以前有十六音(实为十六声母)之说,如今是八音,而且土话掺杂太多,外人不易学到。 潮语中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台风叫风台,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等等。 潮语中古汉语保留较完整,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而这些又各自有自己的发音。 第三:粤语 粤语的发音铿锵有力,音调诙谐,给人感觉好似在唱歌,但能听懂粤语,对非本土人还是难度极大的,有很多词汇发音和普通话差别非常大。 系(是);喺(在);谂(想);唔(不);咁(这、这样、那样);嚟(来);噏(说);无,冇(没有);俾(给);睇(看);揾(找);攞(拿);企(站);咪(不要);系咪(是不是);嘢(东西);食(吃);喺边(在哪);边度(哪里);讲嘢(说话);翻嚟(回来);瞓觉(睡觉);呢度(这里);第日(改天、第二天);第次(下次);乜嘢、咩(什么);几多(多少);咁好(这么好);好知、点解(为什么)颈渴(口渴);唔使(不用);嘅、噶、嘎、架(的);啰,咩,啵,吖,喇(语气助词);揾笨(被人骗了,骗人的);得闲(有空);唔单止(不仅仅);放飞机(放鸽子);赖猫(说话不算话)。 第四:客家话 客家语言一般认为在南宋便初步定型,直到20世纪才开始定名为客家话。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或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特别在中国国内,被认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语言学术研究中,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代表,但现实中惠阳话影响较大,在台湾以四县腔为代表。 客家话和粤语在词汇上交集相当大,两者很多东西的说法几乎都是一致。 第五:闽南语-雷州话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 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 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雷州话发音和泰语非常类似,本地人会说雷州话的大多都能听懂泰国话。 (一) 有个阿婆到杂货店去,问小姐说:阿你家甘五火炉? 小姐说:你要烤身体的还是烤肉用的? 阿婆说:烤你去死啦!我要洗头毛的『飞柔』啦! (二) 一个阿嬷和她孙子出去,孙子吵着要是PIZZA,然后就说:“阿嬷阿嬷,偶要吃PIZZA啦!” 然后阿嬷说,哎哟,那个不能吃啦~~可是孙子一直叫,所以阿嬷很无奈地挖了一驼鼻屎喂到孙子嘴巴里..... 第六:苏州话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你”用“乃”,“时候”用“辰光”,“东西”用“物事”,“午饭”用“昼饭”,“于是”用“乃么”,舒服叫“适意”和“惬意”,玩用“孛相/白相”,藏用“囥”,洗用“汏”(三种发音dà dài tài)。 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在同属吴语的其他几种方言中,等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的“软糯”。 第七:上海话 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上海话本身还是比较好听的。上海话的历史只有七百多年,比苏州话和松江话的历史要短得多,但是上海话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言,这是由上海独特点地理环境和历史的独特机遇所决定的。 上海人说“不”为“勿”,“你”用“侬”,“时候”用“辰光”,“东西”用“物事”,“晚了”用“晏”,舒服叫“适意”和“写意”,玩用“孛相/白相”,藏用“囥”,洗用“汏”。 第八:陕西话 终于到额们陕西话咧!!!! 实际上陕西各地方言大有不同,尤其秦岭以南差异很大。陕南方言就有荆楚方言和巴蜀方言之分,属于西南官话。陕北地区的方言就属于晋语,而关中方言就独树一帜,不同于陕北、陕南各地的方言。 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 第九:四川话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 “瓜娃子”通常是四川,重庆地区范围内,人们一种常说的口头禅之一,褒贬不定,傻瓜,或对亲近之人的戏称,同时,在四川话里,瓜也可以做形容词,相当于“傻”,“笨”。 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只要语速不过快,四川话基本上还是都能够听懂的。 第十:长沙话 在看芒果台时,碰到宇宙第一主持天团飚湖南话,想必那个时候大家的脑内字幕是这样的: 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例句: 1.普通话:这事儿可真讨厌! 长沙话:啯只路情就有蛮讨嫌叻!guo-zahlou-jin~jiu-iouman~thau-xian~lei! 2.普通话:你不要和我再提那些旧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长沙话:你莫跟我策些啯下万把年前的路哒啰,紧是啯港也冇用。nimoh-gen-ngotsexikuh-havan-pa-ni~-zi~tiloutalu,jin-zikuh-nka~imauien。 3.普通话:这里没有人关心我。 长沙话:啯里冇一个人齿起我。ku-limauih-ku-ninci-qingo。 4.普通话:你看不顺眼么?那你打听一下我是谁? 长沙话:你看不下去还是何解啰?也不去问下,老子是哪个。nikhan-buh-xio-khea-zio-kailu?ibuh-kheven-ha,lau-zizila-ku。 中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农村也不断往城镇化发展, 现在很多孩子自小就跟着父母 在城市里成长, 很多小孩已经不知道 那门属于自己特有的老家话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方言不能丢, 要好好传承下去。 毕竟,对于我们而言它还是一种标记!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小编有话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1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西苹果产业欲借丝绸之路“红”遍世界
- 下一篇文章: 陕西这些企业入选中国民企五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