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文化碰撞
在文化构成方面,我们陕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省份。商洛地区是荆楚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汇地带;汉中地区是关陇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带;安康地区则界于二者之间,兼有汉中商洛的文化特征。那么,越过关中来看陕北。陕北地处北地边陲,自古胡汉杂居,毛乌素沙漠及其中的草地从蒙古一直延伸过来,我们可以说陕北文化是草原文化和黄土文化的融和。陕北虽然与陕南一样远离历代的帝王之都,但我们大家略加比较思量就会承认,较之陕南,陕北虽然更显贫穷荒僻,但在陕北民间,宗法伦礼、男女大防、邦国观念等儒学文化色彩,显然要浓于陕南。所以,也可以说陕北文化是游牧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共生儿。陕北文化,自来就是在不同两极对立文化的碰撞与融和中形成的。这种文化碰撞与和文化融和的机遇,是在历史发展中多次自然提供的。 文化如水,总是从高文化区向低文化区流播。陕北是荒僻的,比起历代建都的关中平原来,陕北本土的原初文化是落后的,但由于胡汉杂居,关中儒家文化便渗入陕北,使得陕北不可能成为胡狄文化的一统天下。同时由于戍边将士的驻泊,“将军白发征夫泪”,其后裔在陕北的定居,中原文化便在这里落脚扎根,甚至有些中原贵族的生活习惯、礼仪等也成为仿效的对象而在当地留存。 因为贫脊荒僻,干旱少雨,生存艰难,形成陕北特殊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也造就了陕北人特有的性格。男人大多性情刚烈斗狠,能吃苦拼博,不屑于细谨,喜搞政治,但于管理往往粗疏。所以陕北易出武将,而较少文臣。善打天下而难坐天下。元杂剧里说“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李自成、刘志丹就都是这样的陕北人。另外像我们熟悉的已故作家路遥,也是很典型的陕北人,他开始是业余写作,带有浓厚的政治家色彩,后来成为专业作家,但政治家色彩在他身上始终没有消退。而作为作家,他的孤傲、吃苦、物质生活的极度简单,都打有陕北文化背景的深刻烙印。跟着路遥离我们而去的作家黄河浪,比路遥年轻,没闯下路遥那么大的声名,但在能吃苦、勤奋不辍、一定的政治家色彩以及悲剧性命运方面,都和路遥十分相像。 如果在地理上再作区分,则陕北还可分为榆林地区、延安地区两大地理板块。与延安相比,榆林有其开放的地理优势,便于与外部沟通,获取信息,进行文化交流。榆林西通宁夏富庶的河套地区,可赶牲灵走西口;北接内蒙,容易得到牛羊、药材、皮毛等草地资源,并受蒙古文化的一定影响(二人台、《五梆子》、语言中的蒙语词汇、地名中的“窝兔采当”等);东连山西,通过保德、大同而直通北京,明清以来,就受到京城文明的沾溉(榆林城有小北京之称、服饰比关中早得风气之先)。榆林小曲中显示着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不少榆林小曲的旋律来自江浙民间音乐甚至来自广东音乐,专家认为这是南方籍的人到榆林做官带来的乐班的音乐遗存,但同时说明,榆林对外来文化不排斥而乐于接受,这才使南方音乐得以通过改造,成为富于生命的榆林地方音乐。延安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多原始森林,民风简古。中央红军长征到此,共产党中央以此为立足地,不是因为它开放发达,正是图着它的荒僻闭塞,便于保存力量,以图发展。 对于整个陕北来说,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曾经受过三次外部先进文化的大冲击。这对于改变陕北的文化结构和文化色彩,起了相当大的历史作用。 这三次外部先进文化的大冲击,第一次是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驻于延安,陕北成为革命根据地,全国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从国统区奔赴延安,使先进文化流入陕北,受过学堂教育甚至留过洋的知识分子与陕北群众接触,起了很大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启蒙作用;在毛泽东文艺“讲话”的感召下,革命文艺工作者吸收了陕北民间文化营养的同时,到民间宣传演出,送文化下乡,也开阔了陕北民众的文化视野,使他们接受了一定的科学民主思想的启蒙教育。 第二次是六十年代末大批北京知识青年插队陕北,像种子撒在陕北基层农村,并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生根、开花、结果。数万来自首都的青年,在陕北农村担任教师、赤脚医生,在各级政权机关任职或做一般干部,在接受劳动和艰苦教育的同时,将知识文化和文明风气流播到广大陕北农民中。在陕北知青的陶染和影响下,土生土长的陕北青年中,出了许多超过祖辈父辈的能人,路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插队陕北的北京知青中,在陕北贡献青春,出了不少闻名于全国的英模人物(如孙立哲、史铁生等)。这些陕北知青,八十年代大部分回京,有一些在陕北永远扎根,但无论是扎根而陕北化的还是回京的,他们对陕北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次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的形成,尤其是陕北铁路的修通和神府煤田的开发,陕北在极大程度打破了往日的闭塞;同时,和全国一样,由于通讯、电视及其他传媒的现代化普及,陕北的闭塞彻底打破了,陕北从文化到经济都发生了飞跃性的根本变化。
西部大开发,将是第三次文化大冲击的进一步重大深入。要开发陕北,除了开发其自然资源而外,就是开启民智和开发陕北文化,而陕北文化的开发,必须对陕北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发展历程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有科学的方法和途径,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本文就是为此所提供的最粗浅思考。 、 费秉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zw/11496.html
- 上一篇文章: 表彰名单公示陕西这些集体个人上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