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即将过去的年,不少事件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1全民阅读迈出坚实步伐

年2月至5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陆续下发《关于开展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文件,指导公众阅读。这将为促进全民阅读,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2《朗读者》等文化综艺节目获公众点赞

文化类节目《朗读者》

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年初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的美,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公众对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点赞,凸显了当下社会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

3名家相继去世引公众追思

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先生

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岁;1月22日,著名学者、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的冯其庸先生逝世,享年93岁;4月15日,86版电视剧《西游记》总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逝世,享年88岁。12月14日,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享年89岁,他的《乡愁》传诵至今。他们的离去引发公众广泛的追思悼念,他们的学术风范、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值得所有人缅怀。

4新设7个自贸区外商投资文化产业限制放宽

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总体方案。这些新晋自贸区的创新清单中,均有文化产业方面的措施,涉及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建设、艺术品市场建设、对外文化贸易、旅游等内容。自贸区文化产业外商投资限制再次放宽。

5《人民的名义》《白鹿原》等影视剧引领潮流

电视剧《白鹿原》

年3月,《人民的名义》成为刷爆全网的现象级作品,衍生话题更是引爆各大社交平台。4月,已故作家陈忠实名作《白鹿原》的同名电视剧播出,作品呈现鲜明的中国气派、文化自信和艺术良知,是文学经典改编影视剧的又一典型案例。

6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

年4月14日,杭州召开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并发布了《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市场规模达亿元。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和用户规模的拓展,这“四驾马车”拉动数字阅读行业持续增长。

7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

对于上世纪5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而言,成长学习的记忆中总会有一座新华书店。自年4月24日在延安窑洞里诞生,新华书店已走过80年,书店遍布全国,他承载了几代人的阅读往事。

8我国迎来首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

年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前身是“文化遗产日”。更名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内涵增加。

9各方扶持,实体书店回暖渐成风潮

年实体书店回暖迹象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年全国共有约80家书店开业,这些书店或是连锁书店,或是特色书店,政策利好及自身经营改革创新令实体书店经历过寒冬后迎来遍地开花。

10内容付费成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近年来,在移动支付、互联网技术、消费升级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内容付费来提升自我,买一门“课”正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流行。内容付费领域从最初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内容付费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接受。(记者夏明勤图/记者吴岸彪)

来源:三秦都市报

本期编辑:马丹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w/1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