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看西北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
?? 西北五省区产业结构相似,人文地理风貌接近,以陕西为例,西北地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主要优势体现为: (一)向西开放的区位交通优势西安是欧亚大陆桥上重要的物流中转站和对外口岸,拥有两个综合保税区,是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西安至哈萨克斯坦热姆的货运班列“长安号”列入国家“中欧快线”,西安至鹿特丹、西安至莫斯科的国际班列开通正在积极筹划中。西安航空城实验区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航空枢纽和内陆空港城市示范区。未来西安将形成“陆空”两条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陕西段的区位优势和辐射能力全面提升。 (二)源远流长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西安是古丝绸之路起点,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成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核心纽带。汉长安城遗址、唐长安城遗址、大小雁塔等文化遗存见证了丝绸之路开通、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远在哈萨克斯坦,还有数万“陕西村”居民仍保留陕西关中传统文化习俗,是搭建陕哈民间往来的友好使者。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获得成功,西安5处遗迹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西部领先的科教人才优势截至年末,陕西省共有各类科技人才万人,两院院士62人,陕西西安在校大学生余万人,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陕西省与中亚国家的教育合作不断深入,目前已吸收中亚留学生0余人。陕西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具有现代农业国际合作的丰富实践,先后同以色列、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正在与中亚各国对接,筹建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现代农业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与丝路沿线地区对接的产业优势陕西工业体系完整,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数控机床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重型卡车、输变电设备、飞机及零部件、浓缩果汁出口居全国前列。在产业结构上,与牧业、资源型产业为主的中亚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为推动西咸新区能源金融贸易中心建设,年6月西咸新区还出台了全国首个专门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发展的26条投资优惠政策。 (五)向西交流合作的平台优势年创立的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设在西安,已经连续召开五届,成为我国与欧亚特别是中亚各国交流磋商的重要平台,年西安还倡导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6个国家13个城市共同发布《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率先迈出了丝路经济带国际合作的第一步。西洽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杨凌农高会也在促进省际、区域和丝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与投资洽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金融时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w/11886.html
- 上一篇文章: 陕西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