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正经的陕西考古发现春秋时男人就用上了
首先声明,这的确是一项正经且严谨的考古发现。 在陕西省澄城县刘家洼芮国遗址的一座贵族男子墓中,最近,科研人员检测出了用于敷面的专用化妆品,其功效与当下的粉底霜异曲同工。 即便是在当下,环顾四周,使用粉底霜的男性依然屈指可数。而在年前的春秋时期,已经有男性相当娴熟地涂脂抹粉,这当然不啻为一个相当重要的考古发现。 在与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常年驻扎在刘家洼芮国遗址考古一线的副研究员孙战伟聊过之后,结合相关史料和文献资料,我试着还原了一下年前男子使用化妆品的整个论证过程。 有印象的读者大约还记得,之前「贞观」发表过两篇文章《宫斗剧在渭南刘家洼的考古成果面前,只能是个弟弟》,以及《和盗墓贼争时间的人》,文中关于刘家洼芮国遗址的来龙去脉已经有过展现,而这次发现的男子化妆品也来自于刘家洼考古现场。 论证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得证明这是一个男的,其次得证明这确实是化妆品,再次得证明这是在年前。 让我们一步一步来: 首先证明这是一个男的。 这次的考古发现来自刘家洼芮国遗址编号M49的墓坑中一件微型铜罐中。这个带有小盖的U型小罐口径在5.5公分左右,制作工艺精美,从盖顶的蟠龙纹到腹部的夔龙纹都十分讲究。对比之下,年前古人在化妆品包装盒上精雕细琢的用心程度,一点不逊色于最近电梯广告里的花西子美妆,后者将繁复绮丽的苗银技法用在了盒子上。铜小罐上穿越千年的花纹并不简单,它们往往会告诉考古学家当时的流行风尚。 就在这个不足一握的铜小罐内,保留了6克左右的残留物。这只铜小罐和散落在墓坑里的其他陪葬品,诸如铜鼎、铜簋、玉饰、棺环一起,陪葬在墓主人的棺椁旁。 ■装男子化妆品的铜小罐,盖顶饰有蟠龙纹,器口部饰Z形条带纹,上腹部饰两组夔龙纹,下腹部饰弦纹及三排垂鳞纹。口径5.5公分,高5.9公分。下腹部的垂鳞纹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较多出现。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时间太久远,M49的木质棺椁本身已经腐朽,骨架也已变成粉末。但辨别出主人的男性身份并不难,常用手段有两个,一个是陪葬品,一个是DNA。前者由考古学家根据经验判断,后者则依赖现代科技手段,两者结合起来,出现误差的可能性极小。 墓主的陪葬品中,含有62件兵器,包含矛、戈、甲胄、剑等等,这在早期贵族男子的陪葬品中比较常见,因此考古专家初步推断墓主人的身份为男性,同时根据朽痕判断,墓主人身高为公分。墓主的陪葬品中还有一些车马器的配饰出土,间接支撑了其男性身份。 考虑到文字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早的碑刻直到秦始皇时期才出现,所以在先秦早期墓中能够出土带文字的器物格外珍贵。十分幸运的是,M49号墓坑中就出土了这么一件内壁铸有铭文的铜鼎,这使得我们见到了多年前的珍贵文献记载。铭文共有3列20个字,其中一二个字迹已锈蚀磨损,考古人员整理还原出来如下,“大(太)师小子白(伯)□父乍(作)(尊)鼎,其万年子=(子子)孙永宝用之。” ■带有铭文的铜鼎,口径33.9公分,腹深16.6公分,高31.9公分。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铭文共3列,20个字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翻译过来,就是说这个叫白(伯)□父的太师小子作了一尊鼎,祝愿子子孙孙永远享用,相当于祈愿祝福一类的官方表达。太师小子被推断在当时是芮国的乐官这类官职,属于中小贵族一级。 之所以这么判断,还因为在墓主的陪葬品中,出现了3鼎4簋,按照春秋时期尚未“礼崩乐坏”相对严谨的礼乐制度,“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随葬三鼎的墓主人多为士一级贵族。 综上已经可以确认,这是一位男性墓,补充信息是墓主人身份很有可能是芮国的乐官,属于当时的中小贵族。 其次得证明这确实是化妆品。 ■M49号墓出土的铜小罐 M49墓坑中的铜小罐刚出土时,大多是铁锈和土混在一起。类似的微型铜罐在同时期一些春秋贵族墓中也曾出土过,也有人推测过可能是化妆品器皿,但一直没有切实的证据。 这次能够发现且证实,一来是科学检测技术的进步,另一个原因是整个考古学理念的转变,以往专注于器物本身或者大历史观的考古方式,逐渐向更深层次的历史,如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考古是一项需要不断去假设怀疑然后去小心求证的过程,在考古现场,枯燥的基础工作要大大多于重要的考古发现,基于丰富的经验去大胆假设很重要。 当考古工作人员在M49墓坑清理出这件铜小罐时,一些土色之外的矿物质引起了注意。如果没有起意将这些与土无异的物质送去检验,也就没有之后的事了。检测结果也很有可能只是土,毕竟埋在土里年,有没有以及能不能保存下来的可能性都存疑。 还是说化妆品本身。刘家洼遗址的铜小罐被送到了北京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专业期刊《科技考古》(Archaeometry)上发表。研究成果表明,残留物中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有机物,一种是无机物。有机物的成分是反刍动物体脂,无机物的成分是一水碳酸钙。 科研人员还得出结论,这是来自一只被圈养的喂食了大量小米及小米秸秆的牛身上的脂肪,牛脂。牛脂作为基质,混合了一水碳酸钙颗粒,是一款有美白效用的化妆品。 一水碳酸钙属于比较罕见的矿物,主要来自湖泊沉积和洞穴沉积中的特殊钟乳石——月奶石。但一般情况下,湖泊沉积杂质比较多,洞穴沉积比较纯。最后推测,该美白化妆品中的一水碳酸钙应该为先秦原始道家或方士在洞穴中采集钟乳石所得。 中国有记载的面脂制作方法在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记载:“用牛髓。少者,用牛脂和之。若无髓,空用脂亦得也。”《诗经》《山海经》这类先秦文献中也有过以动物脂肪为基质生产药膏、化妆品的简单描述,但没有考古实物验证。 所以,刘家洼遗址M49墓发现的以牛脂为基质的美容面脂,表明东周先民已经制作并使用美容面脂,这比《齐民要术》记载的要早多年,相当于把中国先民制作面脂的历史提前了多年。英国伦敦曾出土过一盒公元2世纪罗马时期的化妆品,配方是反刍动物油脂+二氧化锡+淀粉,同样含有动物油脂,算下来,刘家洼先民们制作的化妆品还要早年。 由于同一时期的这类微型铜容器在此前的考古工作中均有发现,这也将带动对当时贵族流行风尚和化妆品生产技术的深入了解,有可能说明在当时,手工制作化妆品已经有产业化的趋势。 至于洞穴矿物的取用,推测可能与道家“洞天福地”的洞穴崇拜有关,也间接佐证早期道家学派的方士们与贵族阶层交往密切。 最后说年代问题。 ■上图1显示刘家洼遗址位于黄河西岸渭北地区,古河西之地。上图2显示刘家洼考古基地现场发现男子化妆品的M49墓坑位置,东距芮伯万墓35米。下图出土化妆品的铜小罐在M49墓坑的具体位置以及出土时的状况。图片来源自中新网 简单地证明在公元年前的一名男子使用了美白化妆品,考古的趣味和意义当然不止于此。 年前,放在欧洲,相当于古希腊时期,放在中国,是春秋时期,被称为人类思想的“轴心期”,孔子、苏格拉底和释迦牟尼共存的时期,百家争鸣、英雄主义、浪漫情怀大融合。 把神话传说、历史文献和真实的考古发现结合在一起,往往就能逼近历史真相,一面可以纠正补充历史,一面满足解密欲望。比如大禹治水改“堵”为“疏”的上古神话,后来在韩城一代真的就找到了凿山开石的痕迹。 还是说回M49号墓的主人公吧。根据历史记载,芮国是周王室封在关中畿内之地的姬姓近亲,它的国君属于诸侯这一级别。作为芮国的一个中小贵族,出现在《左传》这种专门记载君王家事的史书中的可能性极小,所以不妨把眼光转向芮国国君。事实上,芮姓这样的小国的历史记载同样很少,好在还有。 M49号墓东距“中”字型大墓M1约35米。M1号墓的主人公就是刘家洼遗址的男一号。考古专家已经确认了他的身份,十之八九是芮伯万。 芮伯万恰好是史书中记载最多的芮国国君。关于这个王子流浪记的故事,「贞观」之前的文章中写过。这里简述一下。 史书记载,芮伯万被母亲芮姜所讨厌,以至于把他赶到到魏国去住。这之后,秦国趁芮国国内空虚,派兵攻打芮国。没想到,尽管赶跑了国君,由芮姜把持国政的芮国,竟然以一己之力赶走了秦国。为此,秦国很不开心,就跑到魏国把芮伯万给捉走了,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政治目的,秦人又和戎人一起,把在外流浪了八年的芮伯万送归。 但到底送哪了,是送回去了,还是另立新朝廷,没有人知道,史书上也没有记载。 在年刘家洼芮国遗址被发现之前,人们已经倾向于认为,春秋时芮国的位置在韩城梁带村附近。因为在那里发现了芮国墓葬群,其中就有芮姜和她的丈夫芮桓公的墓葬,当中出土器物的形制和纹饰符合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风格。 ■梁带村芮姜墓出土的配饰 那时候还没有发现刘家洼遗址,考古学家推测被秦国捉走又送归的芮伯万应该也以国君身份葬于梁带村,但未发现实际的证据,例如象征诸侯身份的带两个墓道的“中”字型大墓。 刘家洼出土了两座“中”字型大墓,代表有两代芮国国君葬于此地,其中一位是芮定公。芮定公很有可能就是芮伯万。 为什么说以芮国后期政权在刘家洼的可能性最大。除了和梁带村墓圹规制和出土文物相似度极高外,在刘家洼墓葬群附近,还找到完整的宫城遗址。 ■刘家洼芮国遗址分布图,墓区围绕在宫城区四周。 此外,根据史载,芮伯万后期显然得到了秦人和戎人的扶持。在芮定公夫人墓里,还找到了一些其他线索。芮定公夫人的葬式特征符合当时秦人的丧葬风俗,这个夫人墓里殉葬了近身侍女四名,芮定公夫人很有可能是秦国贵族出身。 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一柄金头权杖,长约1.4米,这在此前的考古发现中从未有过,这件金头权杖带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考古人员推测与当时戎人有关,其他带有异域元素的金饰也在刘家洼遗址中被发现。当然,相关的考古发掘还在继续,更多的佐证也许后面还会补充。 ■金头权杖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刘家洼芮国遗址中出土的金饰中带有明显的异域元素 图片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简单总结一下,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芮国早期都城遗址在韩城梁带村,大概是西周末期到春秋早期,晚期在渭北的澄城刘家洼,春秋早期偏晚的时候。也就是说,被秦人捉走的芮伯万并没有被送回原来的芮国,而是转移到了刘家洼一带。 至于芮伯万为什么会有这段王子漂流记,这与芮国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时局不无关系。史载芮梁两国之后都被秦所灭,而两国所处的位置,正是此后秦晋争霸拉锯战的河西之地。芮伯万漂流记发生在春秋早期,随着后来战国七雄崛起,偏安一隅的夹缝小国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 ■从图中可以看出芮国的大致区位 我们只能从芮国出土的精美的器物中看出,这个周王室的近亲,被封于关中畿内之地的老贵族,在政权迁移到刘家洼以后,依然保持着精致优雅的生活方式。刘家洼的芮公墓陪葬品中有两套编钟,这是一个热爱音乐且品味不俗的国君。但当以秦为首的新贵族崛起之后,老贵族的痕迹和历史一并被掩在黄土之中。曾经的历史舞台上,浪漫背后还有刀光剑影。 感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 参考资料:1、张天恩,《芮国史事与考古发现的局部整合》,《文物》年第6期 2、《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芮国遗址东I区墓地M49发掘简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种建荣、孙占伟、石磊 作者图图 贞观作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yw/11386.html
- 上一篇文章: 西安旅游自由行攻略陕西地理位置特别的古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