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美陕西县润三秦陕西黄陵大民生成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6417_0.shtml05:01央广网延安1月17日消息(记者陈锵)隆冬时节,黄陵大地白雪皑皑,寒冷的天气与当地热火朝天的发展场面形成鲜明对比。提起黄陵,黄帝陵、苹果产业、能源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如今,依托文旅产业和能源产业,13万“守陵儿女”将用好秦创原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陵经验”。“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福祉彰显着一个地方的发展温度,民政实事凸显着人民群众的幸福质感。近日,央广网陕西频道采访团队走进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了解黄陵在民生领域的发展成效。黄陵县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民生项目,千方百计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实行“名校+”让优质教育擦亮民生底色“下面邀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文字提示,想象你即将在一个岛上住六个月到半年,请画出这个岛屿的样子。”年12月21日下午,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课在桥山中学进行。伴随着代课教师高小莉的话语,学生们很快完成了一幅“画作”。这已成为黄陵县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常态。年12月21日的桥山中学,一堂心理健康互动课正在精彩呈现(央广网记者陈锵摄)年以来,黄陵县聚焦群众关心关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行县内“总校+分校”集团化办学,组建7个集团学校,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实行“名校+”一体化发展,推动各学段合作办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改造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实现“同步互动课堂”;投资1.7亿元完成28所学校提标改造,提升改善学生餐厅、塑胶运动跑道、多媒体教室等基础硬件设施;县财政每年多列支万元用于提高一线和基层教师待遇;县域内基层学校实现了“信息化、校园安防、水厕、浴室、取暖”五个全覆盖……有效解决了县域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校际之间差距大、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学科结构性短缺等突出问题。桥山中学目前在校学生人,共有48个教学班。当前的桥山中学已成为现代化、智慧型、园林式的现代化学校。桥山中学(央广网记者陈锵摄)黄陵县教育科技体育局副局长、桥山中学教育集团校长薛永星表示,年该学校实施集团化办学,每周行政例会通过线上视频方式与田庄校区共同进行实时会议,实现管理理念同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乡镇学校信息化全覆盖,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推动教师互研,每周教师研讨在线上进行;依托现有资源开展信息化评级,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采用智慧黑板、电子班牌等信息化设备,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都是常态化的录播教室,方便了日常教学,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桥山中学教学副校长刘妍丽介绍。“我参加了学校的朗诵社团,可以陶冶心灵,还能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桥山中学九年级13班学生贾子毅说。桥山小学教育集团田庄校区六年级2班,学生正在上自习课(央广网记者陈锵摄)整洁干净的学生公寓、环境卫生的学生食堂、醒目的军事文化长廊……步入桥山小学教育集团田庄校区,一堂堂互动文化课正在进行着。记者了解到,该学校前身为桥山书院,在年黄陵县域教育深化改革中实施集团化办学。“通过提升改建,学校硬件建设全面提升,极大提升了师生的幸福指数。同时各科成绩均有较大提高,使办学满意度大幅提升。”桥山教育集团田庄校区执行校长惠健说。“优质均衡的教育永远在路上,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薛永星说,“我们用了两年时间为教育系统引进了41名硕士研究毕业生,其中为桥山教育集团引进14名研究生,有效缓解了学校学科结构的矛盾。”为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期盼,黄陵县按照“国培引领示范,省培辐射带动,市培提升骨干,县培覆盖全县,校培全员研修”的全员培训思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先后在西安等地开展骨干教师、管理干部、集团化办学、新课程新课标改革等10期培训,累计培训人次。同时,黄陵县通过教师管理改革和加强教师待遇保障,设置班主任津补贴、绩效工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助力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智慧化+”全覆盖为乡村振兴注入“水”的活力“当前,黄陵县依托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大力发展全域灌溉,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站在黄陵县隆太塬灌区及县城供水泵站监控系统的显示屏前,黄陵县农村饮水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赵晓龙介绍道。黄陵县隆太塬灌区及县城供水泵站监控系统(央广网记者陈锵摄)记者从黄陵县农村饮水项目服务中心了解到,该县近年来实施“双水源”工程,按照“建大、并中、减小”原则,在保证单一村组原有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将中心水厂供水区域尽可能延伸,通过优化配置和工程建设,实现供水双水源双通道解决供水单一村单水源的现状问题,构建多源互补供水体系。截至目前,双水源覆盖的村组达到75个,进一步优化了黄陵县城乡供水工程布局,提高了辖区内群众供水保障水平。景曦苹果试验站采用的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系统(央广网记者陈锵摄)“我们果园全部引进荷兰魔星、劳拉等新品种,得益于灌溉条件的改善,全部采用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系统,包括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栽培,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灌溉,省水、省肥、省劳力。”黄陵景曦苹果试验站技术负责人霍强介绍道。近年来,黄陵县按照供水智慧化、数字化总体思路,大力推行抓供水、惠民生,抓灌溉、兴产业,抓服务、提成效的措施,使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供水保障率达到95%以上。“年,我们实施仓村南塬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双龙镇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提升工程、隆太塬灌区北塬节水配套工程等重要供水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三大塬区果园灌溉主管网全覆盖,”赵晓龙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果园灌溉水肥一体化,促进群众增产增收。”“现在用水方便多了,需要交水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jj/15375.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要提醒新法规来了,这5类人不得辞职
- 下一篇文章: 阅美陕西县润三秦陕西黄陵大民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