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特训2019陕西省公务员考试讲义逻
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是逻辑填空中重点考查的知识点。“递进关系”是指复句中后一分句须以前一分句为基点、并在程度或范围上比前一分句有更进一层的语义关系。常用的表达“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有: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等。在逻辑填空中,我们就是利用这种句子间这种逐渐加深的语义关系寻找答案。 例题11.做学问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__________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许多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者存在不同程度的____________,越是____________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异议弱点复杂B.偏差瑕疵前沿 C.意见局限真实D.争议错误严谨 :答案B。第一个空后面的“甚至”表示递进关系,因此,第一空应填入与“错误”是近义词且程度较“错误”轻的词,“异议”表示不同的意见;“意见”指人们对事物所产生的看法或想法;“争议”表示尚有争论,未达成一致结论。这三个词都没有“错误”的含义,因此A,C和D项。“偏差”指工作上产生的过分或不及的差错,有“错误”的含义再里面,且“错误性”较小,因此本题选B。 例题12.餐厅经理表示,五一期间,到后海游玩的市民和外地游客挺多。昨天餐厅从11点开始就一直处于“客满”状态,前来购买外卖的市民更是__________,这让店里每天下午都难以打烊,出现了就餐人群从午饭时间一直__________到晚饭时间的火爆场面。 A.川流不息继续B.源源不断连续 C.络绎不绝延续D.连绵不断陆续 :答案C。第一空对应前文中“客满状态”,之后用到了递进关联词“更”表达出“前来购买外卖的市民”非常多、不间断。A项“川流不息”用来形容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C项“络绎不绝”与川流不息语义相近,亦指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故此二者与文意相符。B项“源源不断”虽指接连不断,连绵不绝,但多用于事物,少用于人;D项“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一直都不中断,常与阴雨、山峦等搭配,也很少用来形容人,故可排除B、D两项。第二空处,文段中说到“从午饭时间一直……到晚饭时间”,表示是时间上的连续,“延续”强调不间断的持续,而“继续”表示(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有可能中断后重新再来,与文段中的“时间上的持续”无法匹配,故排除A项。因此,本题选C。 例题13.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文艺创作时,为了使人物表现得更为__________,可以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适当”创作,但是打的历史事实、人物命运、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层面”进行__________和歪曲。 A.完整杜撰B.真实虚构C.形象改编D.丰满臆造 :答案D。第一空,题干出现更,表现出递进关系,后句提到对人物进行“适当”创作,在此意味着合理的加工,所以是会使人物表现得更丰满、有血有肉的。“丰满”都可以表达此意,任务塑造本身就是形象;“完整”是指不片面,没有语境支撑;“真实”是不虚假,不合“适当创作”的语境,所以基本锁定D项。 4.词义的侧重 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对象上却有着不同的侧重。做题时,考生需仔细体会选项中相近词语的不同侧重点,找出与题干内容最相契合的一项。 例题14.在下列各句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里曾一度__________泥石流,致使公路堵塞,桥梁冲垮,交通瘫痪。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__________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艺术特色极为称道。 A.暴发擅长B.爆发擅长C.暴发善于D.爆发善于 :答案A。“暴发”、“爆发”两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但前者侧重突然性,后者侧重爆炸性,泥石流应该更强调突发性,因此句①选“暴发”比较恰当。“擅长”强调在某方面显得才能突出,“善于”强调很会做某种事,根据句意,句②选“擅长”更为恰当。因此,本题答案为A。 例题15:亚洲有中印两个人口大国,然而人口的庞大却与人才是否__________没有必然关系.人才供应缺口在一些国际化的行业中尤为__________,例如金融从业人员、工程研发人员等在全亚洲都供不应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饱和突出B.充裕明显C.过剩严峻D.流失巨大 :答案B。材料首句提到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所以第一个空格处填入的词很明显应与“庞大”构成照应。“充裕”是指充足丰富,人口庞大,与人才充足构成语义上的前后照应。符合语境,当选。D项“流失”明显不符语境,所以不选;A项“饱和”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液中所含溶质达到最高限度,比喻事物达到最大限度。C项“过剩”是指数量超过标准、限度或惯常界限,都有超过必要限度的意思,不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 5.词义轻重 有些词语虽然表示的概念、含义大致相同,但在表现的程度上有着轻重、强弱的不同。 例题16.和我关系要好的同学很不平,执意拉着我去___________说我考试作弊的主考老师。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问讯B.诘责C.讯问D.询问 :讯问指严厉盘问、审问。用于对待“老师”明显不恰当。由题干中的“不平”、“执意”可知,“问讯”、“询问”的词义程度过轻。“诘责”指诘问谴责,其中“诘”表追问、责问的意思,用在题干中可表示向主考老师追问缘由,讲清情况,符合句意。答案为B。 6.词语的色彩义 包括三个方面: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语体色彩和词语的形象色彩。 6.1词语的感情色彩 它指的是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节约”VS“吝啬” ①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 ②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 上述两个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个词语不同,但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情感:①句因“节约”为褒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②句因“吝啬”为贬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排斥。 例题17.在当前的涨价风潮中,有的商品确系成本增加而导致的终端消费价格上涨,但是也有不少商品却属于无须涨价之列,只不过看到其他产品涨价,便想搭上涨价的顺风车,为自己__________私利。这种跟风涨价的势头,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牟取遏制B.谋取遏制C.牟取遏止D.谋取遏止 :“谋取”与“牟取”意思相近,但前者为中性词,后者为贬义词。对应“私利”可知,作者在句中持贬义,故应选“牟取”。“遏制”是去阻止,侧重阻止的过程。“遏止”是指阻止,侧重结果。对于“跟风涨价的势头”不能仅仅是控制,要彻底阻止,强调结果。因此用“遏止”更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 6.2词的语体色彩 它指的是不同的交际环境中所使用的词语的特点。它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两大类。口头语比较通俗、自然,书面语相对文雅、庄重。 “小气”vs“吝啬” 点拨:二者都指过分看重自己的财物。但“小气”是口头语,“吝啬”是书面语。 “老套”vs“窠臼” 点拨:二者都指陈旧过时。但“老套”是口头语,“窠臼”是书面语。 例题18.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要求企业进一步完善其质量安全自控体系,确保出口日本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将继续加强与日方__________,__________其尽快解除对其余三十七家企业产品的检查命令,保证输日食品贸易的进展顺利。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协商要求B.商量催促C.磋商敦促D.洽谈恳请 :第一空,“协商”、“磋商”、“洽谈”都比较书面化,而“商量”相对来说,就比较口语化,用来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不合适,且“催促”也不符合外交辞令的语言特点,排除B。“恳请”用在外交辞令中会显得低人一等,不合句意,排除D。由题干中“尽快”一词可以推出文中有“敦促”的意思,因此C项更符合题意。 6.3词语的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指的是某些词语能让人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上的感受,以引起人们对现实生活中某种形象的联想,这就是词语的形象色彩。 鸡冠花、拱桥、跳跃、飘扬、湿润、光滑、叮当、哗哗、剑眉、金钱豹等。这些词语能让人产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触其表等感觉,这就是它们的形象色彩。 6.3.1视觉形象色彩 据测定,人们所获得的感觉印象70%来源于眼睛,由此诉诸视觉的形象词语也最多。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事物的形状、颜色、亮度、动作等进行联想、把握。结合到逻辑填空中,还需考虑句子的语境。 例题19.中国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__________,夏天绿荫满枝,秋时__________,冬季银装素裹。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姹紫嫣红硕果累累B.风光旖旎充实丰盈 C.生机勃勃琳琅满目D.婀娜多姿五谷丰登 :题干中已有的“绿荫满枝”、“银装素裹”都含有颜色,故第一空选“姹紫嫣红”最合适。秋日用“硕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秋天丰收的颜色——金色。故答案选A。 6.3.2空间纬度色彩 例题20.静一点也好,从柳宗元开始,这里历来宁静。京都太嘈杂了,面壁十年的九州学子,都曾__________过这种嘈杂。结果,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__________心灵,并蔚成方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期待注入B.迷恋塞入C.奢求灌入D.向往凝入 :句中的“这种嘈杂”特指京都的嘈杂,映射京师的繁华与热闹。“奢求”指难以实现的要求,不合语义,排除C。“期待”与“向往”都带有空间的方向感,但前者给人的是由远及近的方向感,后者是从此到彼的方向感。从“九州”到“京都”是一种从四周到中心、由此及彼的方向,故排除“期待”所在的A项。“塞入”与“凝入”相比,前者多针对是固体,后者倾向的是液体,句中与“文采华章”、“心灵”搭配,用“塞入”显得比较粗鲁、生硬,由此排除B。故答案选D。 附录:言语逻辑填空高频成语总结 1.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般多用于否定句中。 2.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或印象不深刻,浮于表面。 3.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做事情方向或方法不正确,无法达到目的。 4.南辕北辙: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5.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才能使水止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7.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使用时主语不能是人。 8.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9.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0.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不必要的事发生。 11.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12.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13.竭泽而渔:也作“涸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14.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15.唇齿相依: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16.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17.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 18.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19.背道而驰: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20.独善其身:比喻只顾自身而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21.势如破竹: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姐姐顺利,毫无阻碍。 22.势不可挡:指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23.势在必行: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24.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一般指思想观念、偏见等。 25.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 26.登堂入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27.登峰造极:登上顶峰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或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29.光怪陆离:形容形状奇怪,色彩繁杂,现象奇特,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30.因势利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anxizx.com/xxjj/13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紧急寻人西安商洛渭南铜川疫情防控
- 下一篇文章: 最美家政人家政创业路上,这朵杜娟人人